深圳市罗湖区先行示范,编制出台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
天桥配备无障碍电梯,让有需要的人士出行更方便。
罗湖区残联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无障碍现状调研。
无障碍城区建设,是城区幸福指数的生动注解,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深圳市罗湖区残联编制出台《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力争202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60%。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
11月27日,在罗湖“双周发布”无障碍城区建设专场中,罗湖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迅带来《规划》制定背后的故事与未来行动方针,黄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远锋介绍黄贝街道在推动适老化无障碍建设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40年前,罗湖这片热土上唱响了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40年后的今天,希望罗湖能够延续创新精神,在无障碍城区建设方面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刘迅说。
惠及人群广,打造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
作为高密度建成区,罗湖区在无障碍城区建设中勇于担当,先行探索。在2019年12月3日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上,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成为深圳市无障碍城市建设红榜首批上榜单位,是全市唯一上榜的区级残联。
刘迅介绍,罗湖区率先从顶层设计着手,依托深圳市无障碍促进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参与无障碍城区规划工作。《规划》编制前期,罗湖区残联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00多人,深入10个街道83个社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全区无障碍现状调研。
要素全面具体、内容翔实、数据扎实……评审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给予《规划》高度评价:“《规划》从理念、器物、制度等三方面描绘了罗湖区无障碍建设的蓝图,填补了我国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编制的空白。”
刘迅说,《规划》惠及人群广,不仅仅聚焦残障人士,还扩大到老人、儿童、孕妇等需要帮助的群体,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无障碍道路系统、无障碍公交系统、无障碍居住区、无障碍公共建筑、无障碍公园绿地、无障碍公共广场、无障碍公共卫生间、信息无障碍规划方案。
例如,《规划》要求,解决城区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无障碍设施不足、不规范、不连续的问题;公交、地铁站点应设置盲道系统、语音与字幕报站系统、上下车辅具等;新建居住区或建筑需配置足量且合规的无障碍住房;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应进行无障碍专项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还将充分利用5G技术、物联网等高新科技,为无障碍城区智慧建设助力。例如,手语机器人、电动爬楼梯轮椅、可穿戴智能导盲系统等新兴高科技设备将为残障人士智慧出行提供便利,盲道及交通路口语音提示也将使罗湖城区无障碍设施功能更全面。
督导整改,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注入推动力
《规划》对新建设的公共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空间的专项整改和工作落实,同样重要。罗湖区残联抓住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开展公共场所、生活小区无障碍设施提升、完善、督导等行动,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注入推动力。
“具体而言,充分发挥罗湖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职能,定期召开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工作部署会,明确区教育局、工信局、城管局等15个区直单位和10个街道办的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任务,督促25个单位全年常态落实16项无障碍设施整改提升工作。”刘迅说,“同时争取街道和社区的支持,开展生活小区无障碍微整改工作,以点带面力促无障碍环境提升到位。”
截至目前,罗湖区残联共为53户重度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进家庭改造,安装轮椅坡道、扶手、大门、厨房间低位灶台等设施,并选取黄贝街道新秀社区工作站为试点,指导物业小区开展无障碍建设整改工作,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为残疾人营造更为便利的生活环境。
同时, 罗湖区积极开展专项督导整治提升无障碍环境。如为更好地发挥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服务残障人士、方便残障人士的积极作用,罗湖区残联对首批20个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再次进行督导,复查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和有无违规使用情况。经再次督查,罗湖区首批公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罗湖区每周组织无障碍督导队到文明城市创建无障碍设施考察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罗湖区残联共督导了102批次,涉及27家责任单位,发现问题128宗,现已整改落实98宗,另外30宗在整改落实中,组织开展“回头看”79场次。
《规划》中明确指出,城市道路系统、停车系统、公交系统、轨交系统、公共交通枢纽、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公共广场、公共洗手间,202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60%,2030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75%,2035年无障碍覆盖率达到85%。
虽然任务重,但是刘迅信心满满。“我们将与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各项工作对接,实现无障碍城区的建设目标。”
率先行动,黄贝街道构建无障碍生活环境
对于无障碍建设,老年人群体无疑是最重要的对象之一。罗湖区黄贝街道21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2.3万,占人口总数11%。
在适老化改造上,黄贝街道率先行动,积极推动各类无障碍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生活体验。钟远锋介绍,目前为止,黄贝街道已经完成64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包括安装卫生间防滑地垫、室内扶手、平整地面,提供手杖、洗澡椅、轮椅、助听器等辅助设备等。
黄贝岭村还建设了养老院,提供医疗、生活、膳食、娱乐等,使老人养老不出社区,看病不离床。
针对独居老人,黄贝街道安排一系列入户探访活动,为老人介绍防诈骗知识、预约家政、康复训练等。此外,辖区内的香港籍居民较多,其中独居60岁以上的有24人,辖区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帮助。
“有一回,一位香港独居老人的药服用完了,因为疫情没法回香港领。后来我们帮他联系香港工联会,取到处方药。这样的案例大概有七八例。深港之间的无障碍也在这里得到体现。”钟远锋说。
黄贝街道也应用高新技术,为老人线上全天候守护。例如,辖区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并免费配备智能手环。
除了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状况外,智能手环还能提供GPS定位、天气语音播报、节日问候等。此外,老人可以通过手环进行应急求助。项目实施3个多月来,社区共收到72条求助信息。
通过线上 线下的模式,黄贝街道实现“街道 社区 服务机构 家属”四方监护,为老人织起一张全天候的“防护网”。
“未来,我们会加快速度,为老人构建更安心、舒适、便捷的无障碍生活环境。”钟远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