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活中为什么诸事不顺?做到三点,一个人就能达到百事百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顺的事情,当诸事不顺的时候,人喝凉水都呛住。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把它归结为运气太差,其实不然。对此,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早有论述:通过修行、善为道,可以达到大顺的境界。治国如此,个人修身养性,亦是如此。按照老子的观点,一个人做到三点,就能够达到百事百顺(大顺)的境界。
1、弃智。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子说,老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智多,这里的智多,并非智慧,而是指心智狡猾,心机多变。以为心机多变,所以才会人心叵测,人心叵测,就难以治理。所以,老子说善于治理的人,就要让“愚之”,当然这不是说让民众变得愚蠢,而是让他们大智若愚,没有心机,让他们更智慧。当人能弃智,没有狡猾的心智和心机,那么剩下的就是朴素,淳朴。
治理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人来讲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提升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弃智。弃智,并不是说放弃智商,装傻子,而是让人返璞归真,放弃多余的心机,少点算计,少点妄念。不算计别人,就永远不会被人算计,正如和别人下棋,棋艺再高也总有输的时候,可是如果你不和别人下棋就永远不会输。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
2、德深。
有人非常情绪化,心思不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其实是德行不够深导致的。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只有一碗水那么深,别人吹一口气,心思就会动荡;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像大海那么深,即便大风大浪,也无法在海底激起丝毫的波澜。
一个德行深的人,就能够降伏自己的妄念,能够包容万物,不会轻易跟人计较得失。一个德行浅的人,总会斤斤计较,越计较失去越多。
老子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所以,老子说的“玄德”就是一种最深的德行,这种德行是在成年累月中慢慢沉淀积累的。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说的“玄德”,和我们现在所讲的“道德”不同。现代人的观念中,不坑蒙拐骗,讲文明懂礼貌就是有道德。可是,老子所讲的“玄德”,内涵更为丰富。老子所讲的“玄德”指的是人自然而然积累的定力和心力。达到玄德境界的人,能够做到不会在意别人的干扰,无论别人责骂你、抨击你还是赞美你,都不为所动,因为他自己内心清楚自己的价值,别人的肯定或者否定都不会影响。
一个能做到“玄德”的人,生活中还能有什么不顺呢?
3、返璞归真。
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意思就是说,玄德深了,人的人的精神意识,就会和万物“返”,回归本源,到达大顺。“返”,就是返璞归真。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返璞归真,就不会计较名利得失,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得之不喜,失之不惜,拿得起放得下,这样的还会感觉到生活中的什么不顺呢?
结语:
以上三点,包括“弃智”、“德深”、“返璞归真”三方面是浑然一体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当这三面都做到的时候,一个人就能够达到“大顺”的境界,也就会感到百事百顺。如果你现在处于诸事不顺的境况,不妨多读读道德经,多思考,多体悟,从这三面提升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