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发展为正统思想之后,在之后的两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为了契合统治者的需求所形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更是成为了历代文人士大夫所恪守的入世之规范。魏晋时期的嵇康、嵇绍父子,在我看来,是儒家理念的完美践行者,父子两人,历经两朝更迭。嵇康的死和西晋皇室离不开关系,嵇绍的死,也和西晋皇室离不开关系。然而嵇康是被西晋皇室杀,嵇绍则是为西晋皇室而死,或许在旁人看来,嵇绍为西晋皇室而死,是其不孝。但是如果站在儒家大义的角度来看,嵇康父子二人的死不是为一人、一家之死,而是对儒家大义的践行。
1、桀骜不驯的嵇康
嵇康是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在当时名望非常高,受到当时很多文人士子的推崇。嵇康推崇老庄之学,追求养生之道,常常出入于山林之间,寻觅采药。由此嵇康也养成了出世的思想,尤其是在魏晋相交之际,不愿意事二主,拒绝为司马氏家族效力。
嵇康
虽然嵇康推崇老庄玄学,追求隐逸生活,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但是嵇康也是一位传统的儒家子弟,其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儒家教育,因此在其内心深处所遵守的依旧是儒家士子的道德操守。尤其是面对司马氏篡权,曹魏皇室大权旁落,随时都有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时候,这种源自儒家思想本源的追求就在嵇康身上展露无疑。
山涛
司马氏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如果想要取代曹魏,需要得到众多人的支持,而嵇康就在司马昭的拉拢对象之中。嵇康身为竹林七贤,其身份,名望在文坛之中都是非常具有号召力的,如果嵇康愿意为司马氏效,那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士人为其效力。司隶校尉、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都曾去拜会嵇康,请嵇康做官,而嵇康为人桀骜不驯,对钟会极为冷淡,并且与山涛绝交。
钟会
嵇康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使得司马昭对嵇康极为不满,但是由于嵇康当时的声望以及地位,司马昭并未对嵇康采取任何行动。但是却一直在找寻合适的机会报复嵇康,嵇康的拒绝,使得司马昭为首的司马氏集团颜面扫地,所以嵇康受到司马氏的报复是不可避免的。
2、广陵绝唱
在我看来,嵇康的死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却不是因为司马氏,司马氏的报复只是嵇康走向死亡的一个阶梯罢了,真正将嵇康引向死亡的是嵇康所追崇的儒家思想以及相关理念。正是其坚决恪守儒家道德理念,遵循一个士人所拥有的道德情操,最终嵇康选择了慷慨赴死。嵇康之前的躲藏,是源于对篡权夺位者的厌恶,现在的慷慨赴死,是对自己所追崇的儒家道德理念的践行。
司马昭
嵇康的拒绝,源于其不愿事二主之心。在我眼中嵇康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士子,他的道德行为,源自儒家思想,其所作所为符合一个儒家子弟的所有规范。因为在嵇康这样恪守儒家礼教的士子心中,司马氏家族这样的篡权行为,实为不忠。
儒家学说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已然违反了君臣之仪,这也是为什么嵇康屡屡拒绝司马氏的招揽,拒绝做官。嵇康的地位、名望,是曹氏所赋予的,曹魏是其主,而司马氏篡权,自然被嵇康所不容。因此嵇康拒绝为官,拒绝承认司马氏的统治,其目的在于捍卫其所尊崇的儒家观念。
嵇康
一首广陵散,既是嵇康对自己所奉行的儒家道德理念的恪守,也是身为儒家士子为前来送行的三千太学士子所做出的表率。嵇康的慷慨赴死,不是其为了自我名利的得失而为的,而是在努力恪守自己所尊崇的儒家理念——杀身成仁,以自我之死,成就仁义之道。
1、嵇家之子的未来
嵇康在嵇绍十岁之时而亡,嵇绍十岁而孤,可谓非常凄苦,可能在常人看来,嵇绍的未来已然被毁。但是事实却相反,年少丧父的嵇绍不仅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反而在山涛的照顾培养之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士人在前文提到嵇康曾拒绝了山涛的出仕请求,并且与山涛绝交,但是现在却选择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山涛。由此可见,山涛在嵇康的心中其为人是出类拔萃的,另一方面由于山涛被司马氏重用,因此有山涛在,也可以保全儿女姓名。
嵇绍
而山涛却是没有辜负嵇康的所托,嵇绍在山涛的抚养以及教育之下,日渐出类拔萃,成为同辈之间的翘楚。嵇康的死,使得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嵇绍的肩头,但是由于有山涛的抚养,嵇绍不仅仅可以尽心照顾母亲,而且也得以认真学习。嵇绍虽然少孤,但是在山涛等人的带领下,饱读诗书,勤奋好学,通晓经义,识得音律,颇具嵇康的风流。
晋惠帝
成年后的嵇绍,因为嵇康的缘故并未出仕,但是山涛的劝说,告诉了嵇绍世间万物变化流转的道理,曹魏已经过去,现在是晋朝。于是嵇绍便答应出仕,嵇绍为人正直,颇具大才,不久便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升迁为侍中,成为了皇帝近臣。嵇绍的仕途本应一帆风顺,然而嵇绍却遭遇了八王之乱,在战乱中保护皇帝而亡。
2、嵇绍之死——儒生的道义追求
嵇绍的死一直具有很大争议,嵇绍身为皇帝的近臣,需要经常陪同皇帝出行、传达旨意等。八王之乱中,朝廷的军队打败,当时的成都王、河间王等率军攻进都城,大肆掠夺。而当时的皇帝晋惠帝则在嵇康等人的护送下匆忙逃出了都城。
八王之乱
然而朝廷的军队已经被打散,各地都是叛乱的军队,护送在晋惠帝身边的大臣、卫兵等看到皇帝大势已去,纷纷逃命,晋惠帝身边的臣子所剩无几,唯独嵇绍依旧守在晋惠帝的身边。而嵇绍也为了保护晋惠帝被叛军乱箭射杀。
等到叛乱稍稍平息,众人找到晋惠帝的时候,看到晋惠帝狼狈不堪,身穿的衣服上都是血迹,于是近侍们便要给晋惠帝换取衣服,清理衣服上的血迹。但是晋惠帝却不让,言出:"此嵇侍中血,勿去。一位曾言:何不食肉糜的痴呆皇帝,尽然也为嵇绍的死潸然泪下,可见嵇绍心之忠,在众人弃下皇帝而去之时,唯有嵇绍护在了皇帝身边。
1、嵇绍之死的争议
前面提到嵇绍的死很有争议,并不是说嵇绍因何而死有争议,而是其是否死得其所。嵇康与嵇绍的死,都和司马氏家族离不开关系,嵇康因为不与司马氏合作而被杀,可以说司马氏是嵇绍的杀父仇人;但是嵇绍又偏偏为司马氏而死,这在常人看来实为不孝。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这在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古代,嵇绍这种行为,可谓是完全违背了嵇康的遗愿。嵇康之所以慷慨赴死,是因为其不愿意事二主,在嵇康眼中司马氏篡权夺位,实为不忠,而儒家礼教所在其内心形成了忠孝观,使其不愿违背自己的操守。如果按照这样来看,嵇绍则是违背了嵇康的意愿,他不仅出仕为官,甚至还为了保护晋惠帝——自己的杀父仇人的子孙而死。
曹氏父子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嵇绍这样做是不孝之人,忘却了自己父亲嵇康的死。如果站在儒家学说的忠孝观上来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嵇康之死,是为君臣之道;嵇绍之死,亦为君臣之道。山曾对嵇绍说,世间万物流转,曹魏所所处的时代已然过去了,嵇绍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去有所作为。
2、忠孝之辩——儒家士子最高道义的追求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嵇康的道德品行在嵇绍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继承,一种对自身所追求的儒家道义的完美诠释。身为儒家子弟,嵇康和嵇绍都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度在恪守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准则。
竹林七贤,有人出世,有人入世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其实每一个儒家子弟都有一份行为处事的标杆,但是真正可以将这个衡量标准延续下去的少之又少。嵇康和山涛之间便是最为明显的比较,山涛之所以选择为司马氏效力,无非是生存所需,身为儒家士子,山涛并非没有自己的德操,只是生死之间,山涛选择了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有无限的可能;而嵇康则是那个愿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偏执者,他最终用生命维护了自己所尊崇的道义。
八王之乱成都王司马颖
嵇绍同样如此,一同出逃的皇帝随行队伍中,有的人逃了,有的人叛变了,唯有嵇绍选择跟随晋惠帝,并且不惜因此而死。嵇绍的死,不是为了晋惠帝,也不是为了晋朝,他的死,是用鲜血告诉那些反叛之人——道义不可破。一个优秀的儒家道德继承者,他心中的是非,在这个时候展露无遗,嵇康父子的死,是对那些谋权叛逆之人无情的鞭挞以及嘲讽。
总结:对于嵇绍为保护晋惠帝而死,人们往往认为嵇绍不孝,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嵇康的死,其本质上并非是对司马氏的不满引起的,而是嵇康对自我要求的一种展现。身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心中所包含的不是"生与死",而是"是与非"。这些都在无时无刻提醒着他,自己坚守的是那份纯粹的道义,嵇绍则成功的继承了嵇康的精神。他们选择坦然赴死,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实现自己道义追求的方式,在他们眼中,自己追求的道义远非一时的名利可比。
参考资料
《日知录》
《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