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相关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消息一出,多家旅游平台显示,度假、酒店、机票等各个板块搜索量激增,这无疑为“冰封”了半年的旅游餐饮行业带来复苏的曙光,更为“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发展提振了士气。
如今,带有“家的味道”的乡村美食,已成为一个地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地方农产品产业化非常有力的抓手。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学会念“食”字决,用美食吸引并留住游客,进而带动住宿、休闲、娱乐等其他业态的发展并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特色美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文化内涵,如提倡餐桌文明、倡导分餐制、拒吃野味、传播健康膳食理念等,以此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是“乡村旅游+特色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发展理应做强饮食文化。比如,商家可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将一道特色菜品奉上后,为游客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在餐厅设置宣传牌介绍慢饮食理念;为消费者普及餐桌文明教育;介绍时令与美食、习俗与美食、文化与美食以及食疗养生等内容。看似简单的乡村特色美食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本地独有、现采现捞、传统工艺缺一不可。独一无二的口味融入乡村美景,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环境。在农家坐在土炕上吃,感受乡村的古朴;在户外边吃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还可以在特色餐厅吃,吃出不一样的体验。
另外,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美食”也可以在休闲农业上做足文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食的口味与营养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对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要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也是当代快节奏生活挤压下催生出的新休闲模式,也必将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的一种崭新业态。目前,“自产自销”的地方特色原生态美食日渐受到追捧,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近年来很多地区为实现乡村振兴群策群力而找到的切实可行、长远发展的新路子。
但同时也要清晰地看到,“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因其产业主体分散、弱小,单体旅游收入规模偏小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使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强统筹规划,营造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协同发展的乡村文旅生态系统。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应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与此同时,挖掘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价值,推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王宁)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