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万宁7月22日电 题:海南万宁市智志双扶开出军训扶贫“复方药”
记者 张茜翼
“脱贫后,生活更有了奔头。”谈及脱贫后的变化,海南万宁市礼纪镇青溪村贫困户李海玲22日说,如今不仅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也有成就感。
今年33岁的李海玲一家6口人,过去,就靠他们夫妻俩打零工维持生活,生活十分困难。自2014年被万宁市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在镇村和上级部门的真帮实扶下,李海玲终于实现脱贫。去年9月,李海玲在参加万宁市扶贫军训后,改变了想法,积极参加就业,顺利入职万宁派成铝业礼纪厂。她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认可,被公司提拔为包装组组长。
贫困户在军训中学习技能。 万宁市扶贫办供图
像李海玲这样,通过智志双扶的万宁市贫困户不在少数。万宁市结合本地实际在海南全省创新扶贫军训方式,围绕“一套精神提振体系,军训磨砺意志,激发生活的责任感;一套就业引导体系,招聘服务上门,激发工作的幸福感;一套人文关怀体系,关爱用心用情,激发团队的归属感;一套政策奖励体系,重奖模范标杆,激发个人的荣誉感;一套职业成长体系,规划成长路径,激发人生的获得感”的模式,探索出一条贫困户培养成长之路,推动该市所有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万宁市结合本地实际在海南全省创新扶贫军训。 万宁市扶贫办供图
通过军训磨砺意志
万宁市扶贫办主任蔡子劲介绍,万宁市军训扶贫自2018年开始,将军训活动地点固定在当地大型用工企业,通过邀请退役军人担任教官,组织设置体能训练等常规军事训练科目,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贫困户在军训中接受常规军事训练科目锤炼,包括晨跑、夜哨、烈日下的队列训练以及细致的内务整理等,以此来锤炼脱贫攻坚“钉子户”脱贫的坚强意志。
在开展军训活动时,万宁也将扶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在训练间隙开展法治教育、政策宣讲以及保安常识、消防常识等,开拓贫困民众的眼界,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认识脱贫,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军训,让贫困户磨练体能、坚强意志、提升技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责任感,增强脱贫致富信心。”蔡子劲说,截至目前,万宁总共举办8期军训活动,有727名贫困户参与到军训中,602人在结业后实现了稳定就业,83人在村内发展自主种养产业,带动了630户2760人脱贫致富。
参训前,万宁市礼纪镇新群村的贫困户陈恩诚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喝酒喝到太阳西下,一整天醉醺醺、无精打采。他抱着“体验生活”的态度参加训练营,像士兵一样接受训练。结营回村后的他从一名意志消沉、混日子的人蜕变为精神十足、努力上进的人。
“以前做一点活就觉得辛苦,参加军训后才发现,是我太懒。吃过的苦不能白吃,努力奋斗,才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陈恩诚说。
万宁市引导企业在军训结营时举办现场招聘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万宁市扶贫办供图
提升技能引导就业
蔡子劲说,万宁市委、市政府与市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联系,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将扶贫军训拓展为技能培训营,引导企业在军训结营时举办现场招聘会,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比如在军训过程中,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包括电工、焊工、厨师、保安、物业等,让有意愿就业、创业的贫困户群众在提高体能的同时“零成本”轻松学技能。
礼纪镇群破村曾繁畅肢体残疾,由于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和患病的妻子,他不能出远门打工,只能在家种种时令蔬菜,生活艰辛,意志消沉,万宁市扶贫工作人员劝说他加入扶贫军训。
经过5天的训练,曾繁畅改变了思想:“贫困并不可怕,怕的是我没办法改变贫困,所以有机会我就愿意去试一试。”军训结束后,曾繁畅进入当地一家企业从事园林养护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既能赚钱又能兼顾家庭。
万宁市引导企业在军训结营时举办现场招聘会,贫困户现场签约。 万宁市扶贫办供图
园林养护工作经常要使用双手,和正常人相比,只有一只手的曾繁畅显然很吃亏。“既然少一只手,那就多干一点活。”曾繁畅说,参加军训让他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言弃的精神。
蔡子劲说,万宁市借助军训活动,促成多个公司建立扶贫车间,开发适合夫妻的爱心岗位,设立贫困户“夫妻房”,鼓励贫困群众夫妻共同外出务工,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
此外,万宁还出台贫困群众职业培训补贴和就业出台奖励政策;企业对当年新招收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满一年以上的,也可以申请一次性奖励补贴;开展“创业脱贫致富之星”活动,评选出创业成效显著的贫困家庭劳动力给予奖励,鼓励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创业脱贫致富。
“在扶贫军训后走上就业岗位的贫困户中,有的已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有的已经担任组长、统计员、车间主管等职务,成长为企业的业务骨干,走上了全新的人生道路。”蔡子劲说。(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