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朝的洋务运动为何失败了?日本的维新为何成功了?对比后才明白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对比一下日本和清朝各自的实力:
1、 国土面积:清朝1316万平方公里,日本36万平方公里,清朝是日本的36.5倍。
2、 人口总量:清朝4.5亿,日本4000万,清朝是日本的11倍。
3、 人才储备:清朝有上百万名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优质人才,而日本还没有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4、 矿产总量:清朝当时约拥有当时日本100倍的矿产资源。
5、 进步思想:清朝先有魏源和林则徐的《海国图志》,后有李鸿章、张之洞、梁启超等人,日本有伊藤博文和福泽谕吉。
6、 军事方面:当时清朝有世界第八的军事实力,更有上百万的陆军,日本有什么?
7、 资金方面:清朝在嘉庆年间有从和珅府中抄家抄出来的价值8亿两白银的资产和6000万两库银,日本还处于诸侯内斗的状态。
8、 综合国力:清朝当时世界第一,并且是出口大国,其GDP是英国的4倍,是日本的9倍,为何清朝就没改革成功呢?
·第一选择:封建保守,死不分权
作者不愿意用“闭关锁国”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在作者眼里是马嘎尔尼访华之后强加给我们头上西方入侵者的学说。很网友受此影响他们不去仇恨曾经入侵我们的西方列强,反而恨起了自己的同胞,这正是西方列强想要的结果。
唐宋元明清本质上都是帝制时代,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无论是汉唐和元明,如果他们能活到清朝,他们所遭遇的情况绝对不会比清朝好。
其落后的原因是帝制、帝制、帝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帝制的特征是什么?是家天下,是保守,是封建,是愚昧,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皇权社会。
在这种以皇家为中心,臣子为奴才的小农意识的社会状态下,唐宋元明清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从本质上就竞争不过以鼓吹私人利益优先的资本主义帝国。
无论是朱元璋的海禁和锦衣卫,还是嘉庆、道光、咸丰皇帝的保守,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皇家的利益,是他们手中的权力,而不是全民利益。
如果想学日本一样搞实质上的改革就必须放权,放权之后就再也不可能收回来了。
你看看整个世界,从英、美、法到日、俄、德他们从帝制转化为资本主义之后他们的皇帝有几个有实权的?这才是当时清朝最为担心的问题,而不是他们意识不到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第二选择:下放权力,开放国门
日本为何能在“黑船事件”后快速反应?就是日本从清朝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日本人很清楚,与其毫无意义的顽固抵抗还不如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
所以,后来的日本精英放弃了延续了600年之久的幕府统治,而以萨摩藩和长州藩为首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全面学习欧洲,组建了内阁,将权力成功分离。无论是从日本身上,还是从英国身上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想改革,就必须要分权,想分权,就必须要发展民营经济。
当日本组建内阁之后,日本将原本的国有资本几乎都民营化了。
这样的好处是,既能增加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能在快速升级的技术革新中及时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而清朝皇室和手握重权的大臣不想将他们手中的权力分享出去,于是乎,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一批洋务派官员组建了各自的工业班底。
无论是从武器上还是工业生产上清朝当时所购买的机械和引进的人才都是世界一流的,为何后来反而落后于一个1000多年来中华从来都看不上眼的日本人手里了呢?
就是因为官僚资本太过迂腐而错失了技术升级的机会,这才慢慢落后于日本的。
而清朝内部,从慈禧到光绪,从李鸿章、张之洞到曾国藩和左宗棠,他们内部之间又争权夺利,相互掣肘,这些官场老油条们怎么可能一心去发展经济呢?
当日本人将生意交给私人来经营时,清朝还在死守着盐铁专卖,这才是真正的差距。
·第三选择:不分权也开国门
严格来说,清朝所选择的正是第三条路,而且是被迫的。
虽然清朝的保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的文化入侵和产品倾销,但从明朝开始,我国就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的世界交融。
虽然清朝和日本都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动选择开放国门的,但日本选择了在文化上“脱亚入欧”,而清朝选择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狡猾选择,而这个看似聪明的选择最终却害了自己。
清朝又想学西方的先进科技,又死守着落后的皇权不放,这就弄得不伦不类了。
最奇葩的一个案例就是出现了电影里才可能看到的奇怪事情,就是用马拉着火车在轨道上跑的荒唐之举。
慈禧原本是支持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但一听那帮幼稚的孩子想学日本搞议会制,到死也不愿放权的慈禧立刻赐死了光绪并逮捕了改革派,这才是清朝问题的最大症结。
而像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和左宗棠这样的人虽然勉强支撑了清朝的不倒,但他们自己就没有私心吗?他们自己不是大富豪?他们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而对比一下日本,从皇室到平民,每个人都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募捐钱财去购买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武器和设备,并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日本的民众为什么就那么主动积极呢?
其实如果仅仅只论经济投入的话,清朝为洋务运动所投入的精力和金钱不但不比日本人的少,而且还是日本的好几倍,为何当西方列强打过来时清朝的子民却都忙着扶梯子呢?
这是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对全民有利的,日本主动开启民智,将每个国民的荣辱和利益都帝国绑在了一起,而清朝的洋务运动只对李鸿章和爱新觉罗家这些人有利,底下的人却都浑浑噩噩。
不是清朝的子民素质低,而是清朝的皇室不根本就不想让清朝的子民素质高。
同样是30年的“洋务运动”,在同一个基础上,为何日本人就能成功,而清朝却失败了呢?民智才是根本!
不要告诉我什么日本的国民素质高,在刚开始改革时,日本也是用的铁血政策。
日本当时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势力不比清朝的少,但明治天皇的原则是,谁敢阻挡改革,格杀勿论!
俄国的彼得大帝为了改革可以亲自去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明治天皇可以带头穿西装听钢琴,将君主立宪制弄得有声有色,而“慈禧”却龟缩在皇宫里过着奢靡而又自大的帝王生活,这就是区别!
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慈禧宁可选择利用义和团这帮乌合之众来对付西方列强,也不愿意真正在皇权的根本问题上有丝毫的让步。
义和团这些炮灰除了害人害己,他们能真正起到防弹衣的作用吗?
只要大清国不放弃“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八个大字,清朝的洋务运动就不可能成功。对此,读者您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