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漳州窑——海上丝路的文化互鉴

2020-07-22新闻4

明漳州窑五彩阿拉伯文字纹瓷盘(资料图片)

明漳州窑青花双龙花卉纹瓷罐(资料图片)

明漳州窑素三彩福字纹瓷盖盒(资料图片)

位于南山文化生态园内的陶艺馆,游客正欣赏作品。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漳州窑瓷器是中国古代贸易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漳州地区出现原始瓷器的历史可上溯到青铜器时代。至宋元时期,漳州已成为福建地区贸易陶瓷(即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目前,已发现的50多处漳州地区明清时期的外销古陶瓷窑址,主要分布于九龙江支流的西溪、北溪的上游河谷山涧地带。

名扬海外的平和县南胜五寨窑、南靖县与华安县交界处的东溪窑都属于漳州辖区,所以其产品被称为漳州窑。明清时期,漳州窑瓷器曾作为外销瓷器,经漳州月港大量出口至东南亚、日本、西亚、欧洲、美洲,最远到达非洲的埃及。

在7月20日召开的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大会上,由漳州窑瓷器设计而成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漳州窑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从漳州市博物馆里的三个“重磅级”瓷器中,人们可以窥见一二。

传奇的青花瓷罐

青花瓷是始于唐宋盛于元明清,到清康熙年间其烧制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早期通过陆海丝绸之路销往西亚、欧洲、东南亚以及我国周边国家的外销瓷器以单色釉瓷为主,如青瓷、青白瓷、白釉瓷、黑釉瓷等,可到了明清时期,货船中就只有青花瓷一枝独秀了。

漳州是福建省内最早烧制青花瓷的地方。古书上记载“以陶知政”这句谚语,意思就是通过陶器或者瓷器,人们可以感知当时的社会状态。

“在白色瓷坯上用钴料绘成花纹,入窑经过烧制后,就形成了青花瓷。青花钴料在经过高温烧制后会成为蓝色,蓝色又属于素色,然后以白底来形成互为衬托,有鲜丽、清丽、雅致、宁静的审美感觉。”漳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和安告诉记者,馆藏的明漳州窑青花双龙花卉纹瓷罐是漳州窑青花瓷出口当中是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是盛器又是大器,主要作用就是盛酒、装糖。瓷器、酒、糖皆为商品,它们叠合在一起,在航海行船中充当压舱石,保障行船稳定与安全。

青花瓷宁静淡雅,以“一袭素衣”闻名天下,没有其他瓷器的张扬与浮华,而它的每个画面又饱含古典诗意,符合文人雅趣与艺术审美。这股典雅国风也刮向世界,在17世纪掀起欧洲人对来自东方的生活实用与艺术审美兼具的青花瓷狂热的追求热潮。

“直至清初,我们的陶瓷技术在世界上一直是领先的。漳州窑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先是从月港出发远销到东南亚,再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航海发达国家,进行中转贸易,或到月港直接贸易,行销到欧洲、美洲地区。”漳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李和安表示,目前大英博物馆就收藏着很多漳州窑青花瓷器,比如青花双龙花卉纹罐,还有大量的青花开光盘。

布满阿拉伯文的五彩瓷

在漳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当中,有一件展品,名为明漳州窑五彩阿拉伯文字纹瓷盘。其大盘上面就布满了阿拉伯文,周边配以红色的线纹。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庄重、典雅。

“这种五彩盘属于釉上彩,顾名思义,这个彩色的颜料是在它的透明釉上面的,它是很容易被摩擦掉的,所以这种瓷器一般是作为供器或者陈设器。”漳州市博物馆陈列与研究部主任林登山表示,在明朝正德皇帝年间,当时也有生产带阿拉伯文字的瓷器。作为这种外国定制烧制的瓷器,它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就会将对方所要求的文化元素融在里面,体现出来。随着漳州月港的发展,这样的瓷盘就仿佛是文化传播的行者,它走过了东南亚、南亚、北非、中东等世界各地。

风靡日本的素三彩香盒

在中日文化悠久的交流史上,茶道文化可以说是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之一。如今在日本的茶席上,人们有时会看到一种叫作形物香盒的器具,它不仅用于盛香,而且极具观赏性。据福建的考古学者认定,这种形物香盒就是在明末清初从漳州月港出口到日本的漳州窑素三彩香盒。这是一种颜面质朴的瓷器,釉色多以绿色、黄色、茄紫为主。

在唐代,香盒多是金银制品,晚唐时作为贺礼赠予使节。两宋时期使用的多是瓷香盒,功用也大大增多(花盒、粉盒、药盒等)。元代,香盒与香炉、香瓶成了书斋雅舍不可少的趣味——“炉瓶三事”。明清时期,“炉瓶三事”被推到极致。

“素三彩香盒跟其他瓷器制作有点差别,它要经过两次烧制而成,先是在轮制或者是模印成型的素坯瓷器,入窑烧制成素坯瓷器之后,然后上黄色、绿色或者紫色的釉再入窑二次焙烧而成。”李和安表示,将彩釉填涂在刻画好的纹样内,因色彩中没有红彩,故名“素三彩”。它成色淡雅却不单调,颇有质朴雅丽的韵味。明末清初,漳州窑素三彩香盒经越南北部的安南,转销东瀛。

“因为日本人对中华文化的审美是很认同的,特别推崇清新雅丽、简约不简单的生活用品,所以我们素三彩刚好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在它外销日本之后就成为茶道用品。”李和安介绍,因明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特别是明清政权更迭,战争在漳州月港一带长期拉锯,以及清初实行的海禁政策,导致月港迅速没落,外销不畅,漳州窑衰败,所以素三彩瓷烧制工艺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1999年,福建陶瓷艺术大师洪树德研制出素三彩胎土与釉色,陆续复原出30多款素三彩传统造型。如今,在漳州南湖公园洪树德陶瓷艺术馆,人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素三彩复原作品。清新写实的风格,扑面而来的美好寓意,让素三彩在“瓷器世家”里成为一种特别的存在。

#考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