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导语
mybattery
高端新能源汽车作为目前成本比燃油车高出一大块、辅以智能网联的附加值,作为高端品牌的选择最好不过。而在这一轮新的竞争格局之下,究竟哪家汽车国企会成功?还是市场足够大,各家开开心心瓜分市场蛋糕?
图片来源:广汽埃安官微
几天前,正在进行的广州车展上发生了两件行业大事。
一个是广汽埃安品牌宣布独立,与广汽传祺并列为广汽自主乘用车“双子星”,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另一个是上汽乘用车R品牌正式从荣威品牌中独立,成立R汽车后首次面向公众,主打15-30万元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昨日,备受关注的上汽集团高端车L项目也浮出水面,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据了解,这次是集团层面的合作,上汽与阿里将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斑马将提供车联网业务支持。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今年7月东风正式发布岚图品牌,也是定位在高端新能源车型领域。不仅独立运作,更是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就下线了首款SUV车型。更早之前,北汽就已经推出高端品牌ARCFOX,今年10月也推出了全新量产车ARCFOX αT。
一时之间,车企“国家队”在高端新能源领域开启了“军备竞赛”模式。
翻版“新势力模式” 自主新实力也在谋求资本运作
从各家国企的战略布局中,不难看到此前新势力车企的“影子”,“用户”也成为自主新实力们常挂嘴边的词。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并不避讳谈到,此前向蔚来汽车CEO李斌请教“用户型车企”如何做,这次车展活动上直接请来R汽车车主“站台”。明年1月R品牌还将举办“用户品牌日”,与NIO Day异曲同工。
10月,抢先上市的ARCFOX αT在首钢举办了一场用户上市发布会,官方表示极狐αT生逢其时,“市场已经被新势力引导得很好了。”
而在技术路线上,岚图汽车干脆直接将蔚来和理想“合并”,纯电和增程式“两条腿走路”。“一切应以用户需求出发”的背后是一套新势力造车已经得到市场验证可行的方案。
除此之外,“国家队们”也同样都在谋求资本运作。
上汽集团主导的“智己汽车”直接首轮融资达到100亿人民币,不仅完全脱离传统国企模式,还毫不讳言将采用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模式,将结合业务拓展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广汽埃安品牌此前一直有独立上市的传言,虽然官方没有承认过,但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到合适的时候会通知大家”。
而岚图品牌也已经成为东风汽车在A股科创板上市的最大筹码,招股书中显示,岚图汽车将获得110亿元投资。
前两年,传统车企在面对新势力造车的紧逼时还曾表示“他们不过是比较会玩资本市场,会讲故事。”
如今,看到蔚来、小鹏、理想先后在美国成功IPO后高涨的股价,以及陆续车型交付之后节节攀升的销量,传统车企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国家队进场 高端新能源车型市场有多大?
“这些国企入局高端新能源领域,应该其中会有一些突破性发展,部分企业品牌应该有阶段性成果。这也体现了市场的新机会一般会被部分企业先抓住,随后的国企等看准了跟上。”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腾讯汽车这样表示。
他认为,这就类似几年前长城、长安这样的民企先在SUV市场布局,随后国企快速跟进发展,现在国内车企SUV领域全面开花的景象一样。“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已经被挖掘,需要充分竞争,国企进入很有必要。”
话虽如此,高端新能源汽车这一细分市场真的足够大,可以承载这么多体量巨大的国企入局吗?
官方数据显示,蔚来汽车今年前10月的累计销量超过6.3万辆。而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特斯拉Model 3累计销量为92051台,位居1-10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榜单第一位。粗略统计下,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销量约为整体新能源市场的五分之一。
罗兰贝格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达到约570万辆,那么高端车型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容量在5年后大概为100万辆左右。
但与此相对的是,各家车企在产能布局上的“高歌猛进”,行业产能泡沫值得警惕。根据每日汽车观察粗略统计各省市地区引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情况,全国累计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在2660万辆左右。
“新能源市场在政策和双积分的压力下,增长潜力是非常大的。现在大家都有所布局,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的局势或者格局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在这个背景之下,刚起跑还没有到终点线,所以大家都有很高的期待。”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这样对腾讯汽车指出。
品牌向上还是市场决定论?自主曲折的“高端路”
如果说国企集体布局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原因,仅仅是“羡慕”特斯拉、蔚来在各自细分市场取得的好成绩,也不尽然。
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呈现“两头热”,除了高端市场之外,同样是“销量黑马”的五菱宏光Mini EV这类小型电动汽车月销量已经超过2万台,怎么没成各家争相效仿的车型呢?
“小型电动汽车为什么没有成为主流车企的选择是因为其并不代表技术先进性。”崔东树这样认为。而国企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之时,除了产品要经过市场认证外,同样承载着品牌向上的重要责任。
“中国车企需要走高端化的这一条,应该说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有品牌向上突破,你才有可能去探索我们说的新的细分市场和新的利润增长点。”郑赟表示。
他指出,所有的品牌最难的就是从下往上打,从低端品牌往上突破尤为困难,这也是自主品牌多年努力的方向。“最合理的一个方式应该是去寻找一块新的细分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试图把一个新的品牌形象建立起来,车企借由此重新教育消费者,让消费者去接受一套新的规则。”
而高端新能源汽车作为目前成本比燃油车高出一大块、辅以智能网联的附加值,作为高端品牌的选择最好不过。而在这一轮新的竞争格局之下,究竟哪家汽车国企会成功?还是市场足够大,各家开开心心瓜分市场蛋糕?一切交由时间来检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电池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