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伤寒论>中\ 厥逆指的是手指头到手肘,脚趾头到膝盖都很冷。下利指的是大便(主要是大便)次数多。
有没有真的把《伤寒论》读懂、用活的人? 叶天士,以及古今所有【拥有辨证论治理念】,【有医案】且【治疗效果不错】的医生。
痰湿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您好,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阴虚则不能制阳,致使阳相对亢盛发展而成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临床所见,以心、肺、肝、肾为主。指导意见: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对症调理。
想问一下,中医常说的脾胃湿热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的?有哪些治疗方法?拜托各位懂的解释一下,谢谢!? 脾胃为人体的中焦,所以脾胃湿热即中焦湿热,中焦湿热是指脾运障碍,津气失调,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湿热…
四逆汤为何三味药??? 在康平伤寒论里,这就是 回逆汤,四逆汤不过是传抄之错。
八虚的文献记载 1.《灵枢·邪客》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干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编者按:《灵枢·邪客》内容,后世还载于《针灸甲乙经》、《针灸问对》、《医学纲目》、《针方六集》、《景岳全书》、《经络全书》、《理瀹骈文》、《内经评文》等。2.《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桂林古本)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寒病,胸胁支痛,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
去湿气吃什么中药? 病情分析: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脘腹冷痛,肢冷便溏,健脾丸,健脾开胃,食少便溏,参苓白术片。健脾益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指导意见:晚进餐时可以多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中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同时,还可以适当服用祛暑湿的中成药,如霍香正气水。口服参苓白术散,补气健脾除湿,食疗方面,使用薏苡仁和芡实熬稀饭,二者均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可服用药物效果会快一些。
温氏奔豚汤用法 本方由附子2113、肉桂、红参、5261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4102、牛膝、炙草组成1653,是山西省中医学校温碧泉老师遗方,与《金匮》奔豚汤名同方异。本方 由人参四逆汤去干姜,桂附理中汤去白术,桂附八味丸去熟地、丹皮、萸肉,加沉香、砂仁、牛膝而成,是一首纯阳益火,救困扶危妙方。温热灵动,彻上彻下,通 行十二经表里内外。功能温养先天命门真火,救元阳之衰亡,固元气之厥脱。补火生土,化湿醒脾,补土制水,而消水肿。纳气平喘,安养冲脉;引火归原,制伏奔 豚。消五脏寒积,逐六腑冷凝,除骨脉寒痹,破沉寒痼冷,散寒行气治诸痛。于大队辛热燥药之中,重用一味山药之性润,健脾和胃益肺,补肾强精益阴之品为佐,滋阴配阳,共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之效。原方无剂量,笔者经验:君药附子,轻症温养lO克,大病阳衰15~30克,危重急症,斩关夺门,破阴救阳 100~200克;山药30克;红参平剂10克,急救暴脱30克,加山萸肉90~120克;炙甘草平剂为附子的两倍,当附子破格重用时,保持60克;肉桂 平剂10克,火不归原用小量(3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药前先吞);沉香、砂仁用小量3~5克。余药随证酌定。煎服法:小剂,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
禽用三味拳参能和四逆汤同时用吗 四逆汤为何三味药?今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 有人对比桂林古本伤寒论 和今本学习 说对比学习比较好 但是里面的四逆汤却多了一味人参!关于少阴病之四逆散和四逆汤今本四逆散,用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今本四逆汤,用甘草、干姜、附子三味。桂林古本四逆散、四逆汤均用甘草、干姜、附子、人参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