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上西南,长长的大路,宽宽的宝船!娘,娘,上西南,骝骝的骏马,足足的盘缠!娘,娘,上西南,你甜处安身,你苦处化缘!”
这段话是电影《红高粱》里的一段台词,是爷爷喊给被日军炸死的娘听的。
祖辈相传,西南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民间为逝者指路:西南大路。
据民间传说,天地的四面八方分为四道,东南为禽道,西北为兽道,东北为鬼道,西南为神道。
这里所说的西南,就是今天的贵州,古代被称为黔的地方。
另外,西南在易经八卦中属于坤卦,而坤卦是一个纯阴之卦,其辞曰:“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由此看来,在民间,西南是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方位,而那里的贵州自然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神佛之道难懂,易经之理难喻,今天我们说说和贵州渊源极深的三个历史人物,顺便从中探索一些相关的奥秘。
王阳明
01
1506年冬天,也就是明武宗正德元年,一位24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
因他不满宦官刘瑾擅政,上书皇帝,从而得罪了这位皇帝的宠儿,落得个被扒了裤子,廷杖四十,贬至贵州龙场驿栈驿丞,这个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王阳明。
当京城里的人们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之中时,他却孤身一人离开京城而远去,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睁不开双眼,昔日的知己湛若水望着他那落魄的背影,随声叹道:“伯安此去无生还之望矣!”
王阳明迎来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病躯,羞辱,愤怒,还有锦衣卫的追杀,王阳明的处境确实糟糕透了。
他一路狂奔到了杭州,扔下一首绝命诗,然后纵身一跃跳进了钱塘江。
世人都以为他死了,而他却还活着。
这样做只是为了忽悠那些凶残的锦衣卫。
随后,他偷偷地告别了父亲,带着3个随从,朝着那个叫贵州龙场的地方奔去。
到达龙场后,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那不是个好地方。“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野兽出没,瘴疠横行,那里的一切都没有开化,真是一个蛮荒之地。
王阳明悲从中来,但是王阳明并没有自甘沉沦。
在这个贵州龙场这个地方,他野居于石洞里,然后深研儒学,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
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随后又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弟子带着疑惑问他:“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
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此番对话,流传千古,而王阳明终成一代心学宗师,也成为了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
而造就他的是西南蛮荒之地:贵州。
没有贵州,就没有“龙场悟道”,也就没有圣人王阳明。
02
清道光二十年(1840),原本少年得志、一路青云的胡林翼,其人生道路突然开始崎岖起来。
他虽然没有王阳明那样的状元父亲,但也不错,他父亲胡达源是探花。
他从小不仅书读得好,而且会玩,是当时的“京城N少”之一。
随后,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入翰林,风光无比,前途无量。
1840年,年仅28岁的他就担任江南副考官,但霉运降临了,正考官文庆犯法,胡林翼也遭到了处罚。
人一旦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缝。
1841年,刚刚折腾完科考案的胡林翼又接到了噩耗,其父胡达源去世。
胡林翼只好回家丁忧,等到完成守制,他发现亲情和事业都跌入了深渊。
最后在朋友的赞助下,总算凑够了数万两银子,买了个知府顶戴,然而,到哪个地方去上任呢?还是贵州!
1846年,胡林翼来到了贵州。
这里地瘠民乏,道路难通,而且土匪横行,盗贼蜂起。这和先进、繁华的京城,还有富庶的中原或东南沿海州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一切看起来很容易让处于人生低谷的胡林翼彻底沉沦,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胡林翼在这里开始了他的脱胎换骨之路。他开始由养优处尊的京官转变为辛辣干练的地方官,也由沾满纨绔习气的官宦子弟转变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安顺、镇远一带的盗匪横行,胡林翼就专门干起了“兵事”。他仿照明朝戚继光的方法来练勇士,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从而“擒剧盗,靖苗氛”,并且不断总结,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用兵方法,即“胡氏兵法”。
胡林翼平定了贵州的匪乱,声名大振,成为了当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湖南境内爆发民乱,平乱专家胡林翼再次大显身手。
几年之后,时代再给了胡林翼一个大机遇,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这使得胡林翼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获得了“晚清中兴名臣”之誉。
然而,让胡林翼脱胎换骨而实现人生大转折的还是那个地方:贵州!
03
胡林翼号润芝,湖南人。
历史总有些巧合,比他晚八十年出生的一个湖南人也叫润芝,只不过他姓毛(后改润之)。
1934年12月11日,经过湘江血战而伤亡惨重的中央红军进至湘桂边境的通道县一带。
此时,中央红军若按计划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必然要和以逸待劳的优势国民党军决战,那将会有覆灭的危险。在此危急关头,润芝先生根据当面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
润芝先生的建议终于被接受了,15日,中央红军占领贵州省黎平。进入贵州这个地方以来,润芝先生一直在思考着这支队伍的前途和出路。
18日,局里在黎平开会。润芝先生说出了初步想法,即在川黔边创建苏区,这一建议再次被接受了。
1月7日,占领了遵义。15~17日,在润芝先生等人的倡导下,局里在遵义城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过去的错误,制定了红军以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另外,坐了近三年冷板凳的润芝先生再次回到了核心领导岗位(由三人组成)。
遵义会议成为了党和军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而这一切还是孕育在贵州这个地方。
在这里,红军扭转了被动,由濒临绝境到重获生机,而润之先生,也实现了人生转折,从此崛起,不再跌倒,四渡赤水,化凶险为奇夷,再到一路北上,逃出生天。
结语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很多政治家在此磨砺或镀金。
也许是后人找到了规律,也许是无由的巧合。
近五百多年来,追寻着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不难发现,贵州并不是穷山恶水之地,也不需套用“好客贵州”这类的话语。
它是神奇的,从濒临绝望到希望,到涅槃重生。
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也是美妙的。
#历史冷知识##学问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