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患者对本病的痛楚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通过前几期文章对肛瘘这种疾病的科普,大家可以了解到一旦肛瘘形成,自愈的机会极少,瘘管复杂化后,带来许多麻烦与一定的危害性。脓水污染内裤,剧烈活动后可促使脓汁外溢,局部皮肤经常受到刺激,皮肤摩擦、瘙痒,非常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可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出现贫血,发作亦越加频繁,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形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正常功能,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危及周围脏器,并且肛瘘有恶变倾向。
通过对疾病本身的调查研究和临床的经验积累,医生总结了形成肛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肛隐窝炎肛门瓣炎;第二阶段肛门直肠周围炎;第三阶段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第四阶段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极少数患者自愈,多数患者形成瘘管。那么,肛瘘这种疾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发病原因是什么?今天就来看看中医和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吧!
中医认为肛瘘的病因有哪些?
我国是认识肛瘘最早的国家,古人依据本病主要症状是脓血污水,不时淋漓而下,如破顶之屋,雨水时漏,而命名为“漏”或“瘘”,祖国医学称为“痔瘘”、“瘘管”。认为由感染外邪、痔疾不愈、过食醇酒厚味、情志不畅、劳伤忧思,湿热蕴结下注于肛门,房劳过度,精气外溢,气血纵横,湿热毒邪,乘虚流注肛门所致。
西医认为肛瘘的病因有哪些?
西医认为,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续发病。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5%来源于肛门腺感染。肛瘘形成的主要病因有:
(1)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形成肛瘘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由于干燥的粪便擦伤肛隐窝,污染粪便滞留肛隐窝产生肛腺炎引起。
(2)肛门直肠损伤:如外伤、肛门镜检查、肛门体温表或因吞咽骨头、金属等引起肛管直肠损伤,细菌侵入伤口,反复感染,脓肿形成,溃破或切开疮口久而不愈,成为肛瘘。
(3)会阴部手术:如产后会阴缝合术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瘘管。
(4)血行感染:见于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低下,血行感染常可引起肛瘘。
(5)其它疾病:结核病并发结核性肛瘘者不少见,约5-20%直肠肛管癌侵犯深部亦常并发肛瘘;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淋巴肉芽肿、放射菌病、尾骶骨骨髓炎、妇女盆腔炎等也均可引起。
肛瘘有间歇期和发作期,间歇期无明显症状,此时可不用药,发作期出现流脓、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不能立即手术,可采取药物治疗暂时缓解症状。肛瘘的中医证型包括湿热下注证、正虚邪恋证、阴液亏损证等,可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中医诊治。中药治疗用于不能手术者、或术前、术后辅助治疗。清热利湿法用于湿热下注证;托里透毒法用于正虚邪恋证;养阴清热法用于阴液亏损证。现代肛瘘术后前期应用以上治法,后期应用益气健脾等治法。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减少肛管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手术的关键是要明确瘘管的走向和内口位置,医生会尽可能减少患者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同时避免患者肛瘘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