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甘肃镇原:“税务蓝”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2020-11-27新闻5

近处是山,远处是山,翻过这山,还有那山。在漫天瑞雪中,记者来到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殷家城乡和三岔镇。这里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曾经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最贫困的陇东农村。11月20日记者抵达时,整座山村洋溢在即将“脱贫摘帽”的自豪与喜悦中。

11月21日,消息终于传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包括镇原县在内的甘肃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迎着一张张感慨万千的笑脸,记者走进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定点帮扶的殷家城乡的殷家城村、桑树坬村、寺山村和三岔镇的大塬村、董渠村,采访仍坚守脱贫攻坚一线的税务干部和刚刚迈进小康生活的村民百姓,倾听他们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激情拼搏,寻访他们走出的五色斑斓、映照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奋斗之路。

陇东,属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在此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为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职能,促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甘肃省税务局投入50万元,帮助10个村子建成了党建活动中心。此外,省局5个处室党支部,分别同5个帮扶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以党建为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内生动力。

今年9月,省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崔伟栋在殷家城村的万寿菊田垄上,为乡亲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讲述了省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那一天,田垄上坐满了人……

红色,也象征越来越红火的生活。

在桑树坬村,记者认识了远近闻名的网红“白三”。他原名白志剑,自去年起,在快手平台上发布自编自演的短视频,记录一家老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生活。目前,他的粉丝量已达48万人,平均每条点击量破百万次。

扶贫工作也成为“白三”的拍摄素材。一条名为《“白三”领礼品》的短视频,记录了省局驻村工作队向贫困户赠送电饭煲的情形:收到礼物的“白三”向省局干部、驻桑树坬村第一书记邰友谊竖起了大拇指,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用电饭煲蒸了满满一锅米饭,他的孩子们兴奋地围在旁边。

小院里,每家每户串挂的红辣椒分外夺目;天地间,每一名党员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从县城到殷家城村,要沿着柏油铺就的盘山公路行驶一个半小时。冬天草木凋落,一片浑黄——这里是世界黄土层最厚的地方。

“我第一次来时,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从县城开车就要四五个小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甘肃省税务局干部,驻殷家城村第一书记王梓丞仍对“灰头土脸”上任的第一天记忆深刻。

黄土地长满“金饽饽”——成堆晾晒的玉米、宜赏宜药的万寿菊、碎金一般的小米……还有殷家城村黄花菜加工车间。

殷家城村有种植黄花菜的传统,但个体农户生产总会面临采摘难、加工难和销售难的问题。驻村干部把了解到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受到重视和支持,省局投入44万元帮扶资金,建成了黄花菜加工车间。

“我们的黄花菜经过冷藏、杀青、晾晒等程序,不仅品质有保证,色泽也更鲜亮。”王梓丞“自卖自夸”起来。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有“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的药效。“我坚信,一个加工厂的建成,能够让更多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黄花菜真正成为乡亲们的‘忘忧草’。” 王梓丞说。

截至目前,黄花菜加工厂已收购鲜菜5万斤,销售成品菜7000斤,实现村集体分红收入3.4万元。“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吃下了一颗产业持续发展、不断提质增效的‘定心丸’,为全县特色经济产业发展开了个好头。”镇原县税务局局长武宏刚表示。

黄,也是质朴之色,是中国农民的本色。驻村干部反映:虽然条件艰苦,但感动常在。“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是乡亲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行走在乡间小道,迎面走来一位乐呵呵的村民,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他叫白天东,现居住在殷家城村异地搬迁的新房里,带水浇地的院子,两间砖瓦房,收拾得整洁敞亮。他报喜说,王书记送来的5只羊,刚下了1只羊羔,还有几只母羊怀着孕。

“过去我们住过的窑洞,如今成了羊的窝。”白天东笑皱了脸。

“白”对殷家城乡有特别的意义,当地七成的人都姓白。白,是姓氏根脉,也是清白传家,自强不息。

记者抵达桑树坬村时,天空开始飘起零星的雪花。进入白兴虎家的窑洞时,他70多岁的母亲正在热水盆里拔鸡毛。

白兴虎的故事很励志。他鳏居,一个人既要拉扯自家及去世弟弟家的8个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曾几何时,他对生活丧失信心,只能借酒消愁。

2017年,驻村干部送来的20只羊,让白兴虎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大男人也干起“接生婆”。去年卖出的一百多只羊羔,都是由白兴虎接生。从没养过羊的他,一个人将家中50亩地,一半翻种上饲草,一半翻种上玉米。“喂草和粮食的羊,肉质更好。”白兴虎谈起了“致富经”。

快到寺山村时,又一阵“咩咩”声吸引人的注意,2018年以来,甘肃省税务局投入资金92.5万元,建起镇原县众鑫晟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是全村致富带头人米攀锋。

致富路不平坦。第一年,合作社引进的湖羊因水土不服死了几十只,米攀锋来不及心疼,就匆匆赶去外地苦学技术。如今合作社已有600余只羊,许多村民因为信赖他的技术,争先把羊牵进合作社……

涵养乡风文明,也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能致富、不返贫的基础所在。为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的道德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省局在10个帮扶村,两年投入30万元,开办爱心积分超市,“村民搞好自家卫生,参加村里劳动,都能获得积分,攒够一定积分,就能免费兑换生产、生活用品。”省局机关党委干部王亮介绍说。

“面子”靓“里子”美。驻村干部们反映,自从有了爱心积分超市,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精神面貌也更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离开寺山村时,已是白茫茫一片,是雪?是羊?路过一片盖着雪白“厚被”的麦田——陪同记者采访的杨冬喃喃:“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0村481户贫困户,有一个共同的“蓝亲戚”——甘肃“税务蓝”,他们用情用心用力,把扶贫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多用情,做农村工作最看重的内心那抹温情。桑树坬村山大沟深,平地难寻,异地集中搬迁缺乏条件。邰友谊只能每天上下几十里山路,挨家挨户实地走访、核对信息和了解情况。无论距离或近或远,他始终情系每一户每一人。

多用心,功夫从不负有心人。甘肃省税务局干部、驻寺山村第一书记杨冬是兰州人,在这个山路七拐八弯、左转右转不见人的小山村,硬是用双脚“绘制”出寺山村贫困户地图,两户相距的公里数用他的步数代替,700步、1000步……

多用力,省局机关上下拧成“一股绳”。扶贫工作不只落在10个驻村工作队、15名驻村干部身上,更牵动着省局每一名干部的心。每周,都有30多名干部去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今年已累计进村入户500余人次。白天东的小儿子患有癫痫病,一次去兰州治疗,他的帮扶责任人郝学文听说后,自掏腰包1000元,并协调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凑齐了孩子的医药费。每当提起此事,白天东都激动到不能自已:“他们一路上对孩子特别照顾,多亏了他们,我们一家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甘肃税务系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协调帮扶资金1.5亿元,组织实施了2600多个帮扶项目,其中,省局机关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帮扶资金,为33个贫困村实施了200多个帮扶项目。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省税务系统‘1号政治工程’,省局被确定为帮扶镇原县的组长单位后,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强化党建引领,落实责任担当,积极发挥税收职能,坚持造血和输血、扶贫和扶智相结合,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多举措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甘肃省税务局副局长李兴国告诉记者。

一组税收数据显示:近一年,最后脱贫的甘肃8县所采购的货物、劳务、服务增幅远超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投入力度大于全省其他地区;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增速较快,反映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

11月4日,甘肃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学武调研殷家城乡、三岔镇扶贫工作时表示,党的好政策给贫困群众注入脱贫致富的希望和信心,也充分印证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脱贫摘帽并不等于脱贫攻坚画上句号,省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新要求,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绿

邰友谊的一句话令人动容:“乡村也有城市比不上的风景,夏天是满眼的绿色,野花满山遍野地开着。”

绿色象征生长与希望。采访期间,记者留意到,这片黄土地,并不是想象般那样荒芜,虽然已近凛冬,依然可以看到塬梁峁上处处栽种了树木。当地人介绍,镇原县不仅一直坚持特色产业脱贫,还十分重视生态补偿脱贫。

绿色发展理念也深植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心间。甘肃省税务局投入15万元为董渠村修建了排污防洪渠,10个帮扶村的道路硬化、绿化工程、太阳能路灯均由省局投资和捐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采访的这天,正巧赶上“白三”去学校开家长会,“白三”父亲翻出一张张被热炕熏得皱巴的奖状,自豪地说:“娃娃们成绩好(hào)得很。”在大塬村,这两年先后走出12名大学生,国家税务总局庆阳市税务局为每名大学生捐赠1个拉杆箱和1000元奖学金,让他们带着温暖和祝福走出大山、奔向远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自然记得住乡愁。在寺山村村部外墙,喷绘有155幅村里小学生心目中的“美丽乡村”。其中一幅画,蓝色的线条勾勒出远方的山,一排排绿色的果树上挂着红彤彤的果实,“小画家”用稚嫩的字体写道:“谁不喜欢风景美如画的乡村?谁不喜欢空气新鲜的文明乡村?谁不喜欢和谐温馨的幸福乡村?”

谁都喜欢!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