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济南落地“中科系”院所14家,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增至49家

2020-11-27新闻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2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济南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档升级,落地“中科系”院所达14家,全市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从5家增至49家,总量居全省第一。

人工智能和空间安全、医养健康两个省实验室正在积极组建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涛介绍,济南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上档升级。

一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规划。高标准启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制,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入省级战略。齐鲁科创大走廊、新旧功能转换先行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合作协议》正式签署,中科院确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样,重点支持雄安、济南、海南打造全国科创高地,把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人工智能和空间安全、医养健康两个省实验室正在积极组建,初步确定由行业内顶尖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

二是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落地“中科系”院所达14家,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地,其中“电磁驱动高速测试装置”“大气环境模拟系统”正在争取进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三是新型研发体系初步形成。为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省市共同成立省内首个“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打造全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样板,推动管理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目前已转化200多项前沿产业技术成果,孵化77家高技术企业,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出任名誉院长。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近百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27个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平台,孵化企业近70家。山东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注册成立,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7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5家。

全市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增至49家

吕建涛表示,济南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一是科技资源日趋丰富。“十三五”期间,全市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从5家增至49家,总量居全省第一;省重点实验室从12家增至93家,总量居全省第一;获批建设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从572家增至926家。

二是科技投入稳定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从133.05亿元增长到225.5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9%增长到2.39%。市级财政科技投入从1.9亿元增长到39亿元,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扶持320项、兑现总额1.6亿元;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2078家、补助资金7.13亿元,获补企业数量和金额均居全省首位。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从2015年的20家增至2020年的80家。截至今年9月,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02件,比2015年的16.4件,翻了一番。济南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从2015年的5457项增至2020年的9274项。“十三五”期间,济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3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30项,其中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大学“复杂三维形状的高效生成、分析与制造项目”获2020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