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伟宾
□本报记者 魏剑 刘向东 吕志雄
“梨疏树叶红”的初冬时节,正是果树修剪时。年过五旬的杨健再次踏上郑州开往宁陵的高铁。前不久,他已在那儿待了一周时间。下了高铁没有歇息,就直奔宁陵县梨标准化示范基地。
得到信儿的果农梁志刚早早就来了。他拉着杨健走进梨园。“梨树主干高了,得‘落头’。”搭眼一看,问题现形,杨健捏着一根梨树枝,用指甲划印,“该从这里截。”他随手拿起修剪工具,现场示范。
杨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研究员。大学毕业30多年来,他每年约花1/3时间奔走在宁陵的田间地头,顶烈日冒严寒,手把手向果农传授技术。
夜幕低垂,收工回家,果农一声“老杨辛苦了”,让杨健陡生感慨:“比起老一辈儿,这不叫苦,叫幸福!”
扎根沙丘
时光回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在1958年召开的黄河故道果树生产座谈会等全国性会议上,中央提出了“发展果树,改造沙荒”的要求。刚成立的郑果所选派崔致学、黎彦、高德良、余旦华等一批果树专家,长期驻点宁陵县石桥镇刘花桥村。
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批走进黄河故道的果树专家,也是第一批把梨业科学生产理念带给农户的果树专家。
在刘花桥村的百年梨园里,矗立着3座高大的石碑。这些由农民自发立于2008年的碑上,不仅镌刻着崔致学、黎彦、高德良、余旦华等专家的名字,更记载着他们不辞劳苦助力农民摆脱贫穷奔小康的奋斗故事。
60多岁的果农魏兴书是立碑的发起人。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不给他们立碑,不让子孙后代念他们的好,心里过不去。”
刘静学的父亲是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他不止一次对后人讲,那时候这些专家都很年轻,细皮嫩肉,“可他们撸起袖子干起活儿,比咱农民还能吃苦!”
60多年前的宁陵,一如电影《焦裕禄》里当年的兰考,风沙漫漫。可这些专家住在草棚甚至地窨子里,啃干馍喝雨水,一待就是数月。他们怀揣报效国家的梦想,在极度困难和缺少科研设备的情况下,和农民同作息共劳动。
“毛主席派来的专家”,是当时老百姓对他们的称呼。
黄沙弥漫,情怀满腔。专家们在沙丘上栽植果树、培育新苗,指导农民改造老梨树,现场传授先进的梨树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当时,病虫害严重,酥梨产量极低,他们说服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示范,与果农一起刮除病害树皮并予焚烧。
这不仅使近乎绝收的金顶谢花酥梨起死回生,还使刘花桥村的梨产量一年一个台阶,由3万多公斤,跃升到第三年的15万公斤。
有着数百年梨树种植史的刘花桥村,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管理梨园,积极提高酥梨质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
宁陵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记者问起村里还有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刘静学自豪地说:“家家户户跟着专家种梨,怎么会有贫困户?”
同吃同住同劳动,专家们视宁陵为第二故乡。1993年,已经退休的崔致学、黎彦等第一代专家再次结伴来到刘花桥村,被热情的村民拉进梨园。
那一次,他们还像以前那样现场指导、示范。
那一次,他们和村民们依依惜别时,留下一句诺言:有生之年,我们还会来!
这一诺,竟又是十多年的坚持。年迈的他们,真的一次次又出现在宁陵果园里,还为当地争取来了黄淮海酥梨基地开发资金……
忘不了的深情,忘不了的承诺。两年前,已是九旬老人的黎彦,硬是坐着轮椅被人拥进梨园,剪枝、嫁接,一如当年。
60多年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服务百姓”已成为郑果所专家扎根黄河故道的精神传承。回忆起老一代专家在宁陵的奉献,杨健动情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交流,那时国内家电产品稀缺,好多人都带回了便宜的家电,但他的老师却自掏腰包买回先进的实验器皿。老师退休后,还三天两头往实验室跑,直到有一天,他倒在实验室外的楼道里再也没起来……
薪火相传
上世纪80年代,郑果所体制改革,但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初心始终没有变。以魏闻东、周增强、杨健为代表的第二代果树专家依然长年坚守在宁陵的田间地头。
经常,杨健会拿自己和老一辈相比。“那时的长途汽车到不了村里,他们来一次要步行几十里;我现在来去有高铁,进村坐汽车。那时群众对科学种植还没有概念,传授一项技术,不知得磨破多少嘴皮子、作多少次示范;我现在面对的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条件好太多了,就该把工作做得更好。”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专家们与时俱进推广新科技,帮助村民建起了更多的梨园。果农杜华对第一次学习人工授粉的经历记忆犹新:“黎彦老师作示范,大家跟着学,看着做得一模一样,可到秋后一看,黎老师授粉那棵树,明显比别的树结果多。”如今,杜华在3个乡包下了面积共600亩的梨园。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从刘花桥村走出来的果农刘先照来到赵村乡赵西村包梨园、传技术,该村党支部书记郭超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里87户贫困户都是借着梨园脱了贫。村民刘世超因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可看梨园、帮买卖,也成了“脱贫光荣户”。梨园建到哪儿,贫困就离开哪儿,富裕就在哪儿扎根。
2018年3月,郑果所和宁陵县政府签订了“宁陵酥梨试验站”合作共建协议,目标是建成品种培育、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观光旅游等“七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试验站,让“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扎根宁陵大地。试验站突出的是一个“新”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
杨健说,还得再加一个“新”,就是新人。“我特别希望来传授新科技的是俊男靓女,来听课的也是俊男靓女,新时代农业农村就得有新样子。”他赞许果农杜华一年能在杂志上发表好几篇科技论文,赞许果农刘先照在自家建起了实验室,要让宁陵酥梨富含活性硒。
年轻的第三代专家跟着他到宁陵来了,让他更加欢喜。指着研究生毕业的研究员苏艳丽,杨健说:“她正在编制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将大大提高果农水肥一体化灌溉水平。”
不仅如此,郑果所年轻的果树专家于会丽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也将试验点选择在石桥镇。
硕果满枝
宁陵梨种植基地,是黄河故道果区的风向标。不畏艰辛的三代果树专家,用了60多年时间,一点点把最美丽的现代化农业图景描绘在了广袤的大地上。
宁陵酥梨由品种单一,到品种多样、优质;由重产量到质量与产量并重;由鲜食到冷库贮存。如今的宁陵梨,已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种植面积20多万亩,年产值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还带动了旅游、餐饮、物流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宁陵,这个地处黄河故道的国家级贫困县也于去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站在高坡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果园里,整齐的梨树呈“丫”字形,株密行宽。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无声运作,打药、翻地的机械穿行其间;行间种草,青草饲鹅,鹅粪肥田,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打药机械、授粉机器等新机器也在积极推广应用……
伴随乡村振兴的脚步,郑果所专家们正在用科技帮助农民解决劳动力减少与农业大发展的矛盾,杨健兴奋地告诉记者:“应该不出5年就能实现机械化采摘。”
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正通过每年几十个观摩团的来去向全国传播,以点带面,更多的现代化梨园将在全国各地建起。
春来花海漾波,秋到硕果满枝,果农自信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专家们科技惠农的丰碑,矗立在他们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