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真如三昧的修法 法华三昧是什么意思

2020-07-22知识22

如何才能修得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禅观之一。指以念佛为观想内容之一种禅定。亦即观念佛德或称念佛名之三昧。分为因行、果成二类。因行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果成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记三种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佛经(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论卷七亦载,念佛三昧能灭除种种烦恼及先世诸罪。三昧诸家所说此类三昧之相状、功能等虽皆通称念佛三昧,然诸佛有三世、十方之异,并有法、报、应三身之别,故‘念’于观、称等有种种不同。据昙鸾之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之安乐集等所说,专注且相续不断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状或佛之佛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愿,称名等,总称为念佛三昧。然行人当知,如楞严所说“归元有多路,圣性无分别”,三昧必不离于佛法之根本,必定与离一切相相应,与解脱相应,与戒定慧相应,必不会只在胜境等相上相应,如金刚经[1]言“若以色见我,以。法华三昧是什么意思 法华三昧是指依据法华经及观普贤经而修之法,以三七日为一期,行道诵经,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法华三昧出自《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按法华三昧忏仪的做法长期坚持修持,不但能破除自己的障道之罪,摧毁魔行,还能进入佛的境界,与文殊、普贤二菩萨同起同坐,并驾齐驱,具足一切诸佛的自在功德。扩展资料行者若欲得以上大功德,应当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修前方法。若三七日得不到证相,应当加倍用功,切勿懈怠。总之,修法华三昧忏法,是为教新学菩萨而设的。因为他们一时未能入深三昧,先以事法调伏其心,破除障道罪业,使身心清净,得法喜味。行者若修至一定时期,可直接按照《法华安乐行品》中的做法,常好坐禅,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起内外诸过,大悲怜悯一切众生,心无间念。这样可免忏仪中“事烦为妨”,入深三昧,直趋佛所具无量三昧的门户。参考资料来源:-法华三昧-妙法莲华经《楞严经》提到的火光三昧法门如何实修? 《楞严经》节选: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如何修三昧真火 别人有,你没有。三昧神火,腹中炼。你有,别人没有。在多苦功也无用。什么是般若三昧 般若三昧,是佛教常用词来语。解释: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自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知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道,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8rgPA9Uy3b5EVFDw0kktYgLl-MbmI8EhtJXTq8b99jMoaGoE_AGpzjjnEg2pQ5Rtw7badFqu57M9_OC9mCofa《大乘起信论》修“真如三昧”与禅宗“默照禅”的修法 一样吗? 大乘起信论心生灭门与心真如门之真实意旨,消除以往大师与学人对起信论所说心生灭门之误解,由是而得了知真心如来藏之非常非断中道正理。《大乘起信论》修的是祖师禅,。

#佛教#念佛#忏悔三昧#念佛三昧#业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