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负转正,安徽这份“提气”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2020-07-22新闻7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上半年生产总值17551.1亿元,同比增长0.7%。第一产业增加值1152.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7126.2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6亿元,增长0.4%……

7月21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认真研读这组数据,不难发现,转正、飘红是主基调,全省整体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指标快速回升、经济新动能不断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不要小看了这0.7%,过去几个月,面对疫情与稳增长双重压力、双重挑战,安徽和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份成绩单沉甸甸,来之不易。

大项目支撑 带动大发展

积极争取和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成熟项目尽快落地,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经济稳中有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月25日,安徽省第三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六安市舒城县举行,27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325.5亿元、

4月15日,安徽第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与此同时,安徽省江南江北两个集中园区,升级为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并启动两大园区建设。

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两大新兴产业集中区同时揭牌

5月16日,安徽省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暨第五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马鞍山举行。当天,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53个,总投资1326.8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

5月29日,在全国两会闭幕的第二天,安徽江淮和德国大众“联姻”,携手研发新能源汽车。

紧接着,6月5日至6日,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湖州举行。沪苏湖铁路项目联合开工、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召开……长三角区域发展和深度融合摁下“加速键”。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一向低调的安徽以“黑马”之势,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牛鼻子”,成功逆袭,稳稳托住经济发展盘。

新基建发力提供新动能

和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促进产业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特点。可以这么说,传统基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绿皮火车,那么新基建便是助推经济增长的高速列车。

疫情之下,如何积极寻找新动能,“新基建”被寄予厚望,安徽审时度势,积极拥抱5G、AI等前沿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安徽先后印发《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和《安徽省5G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从夯实网络基础、培育产业生态、促进行业应用、优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十大措施。包括落实5G基站规划,加大对5G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引导作用,给予5G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相关政策支持等,鼓励5G企业做大做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安徽省已建成5G基站13121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6个设区市均已开通5G商用网络;推动建设该省首批十大类100个5G场景应用,其中已建成42个,在建38个,筹建20个。

短期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长远看,“新基建”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城市大脑、智慧管理、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新基建不仅是政务管理的新手段,企业发展的新活力,更为生活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看到未来美好的生活新方式。

后疫情时代,围绕“新基建”,一场规模盛大的“实验”轰轰烈烈进行,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变成啥样,值得期待!

线上线下消费与信心强势复苏

餐饮券、百货券、电器券、汽车专项补贴……要说上半年最火的名词,一定是消费券,“抢券”成为大众热潮。

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安徽分多个批次发放消费券,通过消费回暖带动供给侧复苏。消费券的撬动效应也十分“奥利给”,大数据显示,每1元消费券就能拉动8元消费。

毫无疑问,疫情对消费趋势影响深远: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速应用;“宅经济”、在线教育、云办公等新业态加速发展;实体商超、餐饮企业等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速电商化。线上线下从未像今天这么深度融合。

在各项促消费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稳步回暖,这其中,线上销售更是表现亮眼。 这在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足以说明——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6.5亿元,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5.1%,一季度为下降11.9%。

消费支出不仅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巨大,更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稳就业精准施策见实效

有人说,2020届的大学毕业生是最难的一届,不仅缺失了毕业氛围,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山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满足劳动者的求职和企业用工需求?安徽出台了一揽子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针对不同群体出台不同的就业扶持政策。

灵活招聘形式,将“面对面”招聘转化成“键对键”对接。搭建网上对接平台,在安徽公共招聘网上集中发布优质岗位。现场招聘虽然取消了,但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没停歇”。

5月13日上午9点,在安徽省人才市场,国有企业线下招聘会正在进行中

新就业形态发展,也为求职者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安徽鼓励个体工商户运用直播方式拓展网上经营;平台就业劳动者购置生产经营必需工具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对在新就业形态领域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对于应届毕业生,安徽加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国企网络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月、事业单位考试招录、开发1万个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岗位……同时做好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为尽快就业做好准备。

精准施策收效明显,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增幅回升。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3.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3.2%;失业人员再就业8.2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1万人。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5元,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8%。

看未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0.7%的正增长,不仅是给上半年经济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也为下一阶段发展攻坚克难加油“提气”。看这份成绩单,我们不仅要看半年的整体数据,更要看未来、看趋势、看变化。

目前,安徽正面临“淮河”“长江”流域双线作战的抗洪严峻形势,在打赢这场防汛救灾战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再因灾返贫致贫,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同时,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经济全面恢复仍面临诸多制约。下阶段,随着“六稳”“六保”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稳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显现,相信定能够渡过难关,日子越过越好。(记者 黄娜娜 彭旖旎)

#新冠肺炎_社会#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