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合肥出现大雨暴雨天气,降雨量已超全年降雨量总和。大雨,让这个城市经历着严峻考验。在暴风雨中,科技“硬核”助力防汛抗洪,使得防洪减灾变得高效率、智能化,增添了防御洪水的底气与信心。
“智慧庐阳”防汛一张图。合肥市庐阳区供图
搭建平台 监测汛情
在合肥包河区,以大数据为手段,通过综合汛情的集成化、研判预警的智能化和应急救援的快速联动,有力辅助了各街镇、大社区及相关部门全力应对汛期“大考”。
淝河镇黄巷村党委委员王银堂是黄巷村南淝河责任段负责人,连日来,他奔波在南淝河大堤一线,时刻关注着沿线水情水势。“针对巡堤发现的河道问题、管网情况,我们通过手机APP一键上传,能够实现快速反馈,很实用,也很有效。”王银堂说。
通过“智慧河长”APP进行网格化管理,在防洪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透过包河区河长制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见PC终端涵盖河长一张图、统计分析、巡河管理、事务处理、数据管理等主要模块。据悉,借由远程数据的采集分析,该平台能够实现对“一手”关键信息的随时掌握、实时跟进,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助力和支撑。
“这是四里河实时水位,这是肥西路现在的积水情况……”打开“智慧庐阳·防汛一张图展示平台”电子地图,全区河流水位、道路积水、人员值守等实时情况一目了然。7月19日,合肥市庐阳区在安徽省率先紧急定制开发了“防汛一张图展示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水库水位、河流水情、汛情等的实时监测,科学精准地进行防汛调度指挥。
管道监测机器人正在作业。合肥蜀山区供图
科技助力防汛抗洪
“倒退一点,拉近镜头,仰角2°,破损处监测距离18m……”7月20日,在位于合肥蜀山区绿洲东路的一处窨井旁,专业技术人员正利用晴好天气对下水管道开展“定期体检”。此时,一个小型机器人正在地下雨水管道监测作业,并传回实时画面。工作人员根据画面操控,定位待修位置……
管道监测机器人只有巴掌大小,能在各种口径管道中轻松穿梭。控制人员在地面通过电脑屏幕,操控机器人工作,对管网检修全程录像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精准定位,避免大规模开挖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不便。
“有的管径过细,人员无法进入;有的管道内存在有害气体,使用管道监测机器人就不存在这种顾虑了。”蜀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对辖区50多条道路、3万多米雨水管线和2万多米污水管线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8处易涝点地下管网进行了改造。
除城区外,许多县市也为防汛工作装备上了“黑科技”。在肥东县长江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负责的堤坝上,配备了4G对讲机、4G执法记录仪、三架无人机,通过图像传输系统实时反馈一线汛情,无人机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以高科技手段助力防汛抗洪。
合肥市首次采取配重方式,用重车压桥,确保桥梁安全。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重车压桥 守卫安全
7月19日,合肥市南淝河水位持续上涨,淹没长江路桥的桥墩,对桥面产生浮力和冲击力。紧急情况下,合肥市首次采取配重方式,用重车压桥,确保桥梁安全。
据悉,合肥长江路桥在重载车辆未到场时,桥梁有明显震动感,重载车辆陆续抵达后,桥梁在“重压”之下已经变稳。前后预计共有二十多辆大车压桥,大车主要压在桥梁支柱位置。
重车压桥的原理是什么?相关专家介绍,采取重车压桥方案能够通过满载车辆压载,保障桥梁上方有足够荷载以抵消河水浮力,防止河水对桥梁浮力过大导致桥梁上浮偏移,使长江路桥既能有效抗浮,又提高了大桥应对水流水平冲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