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成立了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支队以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由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主组成,共六个大队,五千余人。成立这支部队是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准备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到湘粤交界山区建立新的根据地。
王震决定,派成立一支渡河先遣队,由支队副参谋长邹毕兆带领,去侦查情况。先遣队的任务是要调查清楚黄河两岸日伪顽军的部署情况,了解黄河两岸的地形道路,搞清楚毛田渡口(在马湾东南五里)上下游各二十里以内的船只数目和可能集中到渡口附近的船只数目。如果搞不到船,那么调查是附近是否能够找到木材,扎制木排渡河。十二月二十四日,邹副参谋长带领渡河先遣队出发,次日到达黄河北岸的毛田渡口。随后开始投入各项侦察和准备工作。
经过侦察,当时的敌情大致如下:渡口附近几十里内,有敌人几处据点。渡口对岸三里的石曲村,驻有伪军一个排,防守石曲渡口。再往南四里的石井村,驻扎有伪军一个中队和另两个排。至于船只,毛田渡口只有一条小船,一次顶多渡三十人,往返需要一个小时。如果部队靠这个过河,不算骡马辎重,仅仅渡过五千人就要7昼夜。在毛田渡口上下游各二十里内,还有三只小船,但很难把它们都集中到毛田渡口。附近也找不到扎制木排的木料。
邹副参谋长站在黄河边,冬天的黄河水,昏黄浑浊,宽阔的河面上,飘着大块大块的浮冰,望着这样的景象,心事重重。是啊,怎么才能全军安全迅速的渡过这条大河?
这时却有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原来几个派出去找船的先遣队侦察员们在河边走着,碰到一个当地老大爷。经过询问,老大爷提供了一条消息,船都被鬼子抢走了,但是,要过河,他骑毛驴从上游过来,经过河湾,看到河湾的河水结了冰,看样子,可能能过人。侦察员们从来没听说过黄河结冰的事儿。中午到达后,他们发现上游河道狭窄险峻,因为急着寻找渡口和船只,所以没有到上游去侦察。这时候听了老大爷的话,决定请老大爷带领他们去实地看一下。于是大家一起朝着黄河上游走了一段路,果然看到河湾处黄河结冰了!侦察员小心翼翼从冰上往返走了一次,发现冰层厚度足够,真的可以承载人的重量。遂立即通知邹副参谋长。邹副参谋长得知后,召集先遣队全体队员,趁着夜色迅速赶到黄河结冰地点,趁夜,先让一批人紧拽一根粗绳子,成一字队形在冰上向对岸前进,后面的同志携带麦秸,在通过的道路上撒上麦秸,安全到达对岸。然后向一侧横推十米,用同样的办法返回。这样冰上两道麦秸标记出了一条十米宽的冰道,再从这十米宽的冰道上走了一遍,完全没问题。于是马上电报通知王震。
王震收到电报后,得知黄河冰冻,可以踩冰渡河,非常高兴。集合全军整队出发,根据先遣队建议的行进路线前进。1944年12月27日,大军从冰桥上过了黄河。据当地群众说,自从民国十六年这里结果一次冰之后,十几年时间这里都没有结过冰。还有的人说,这里一百八十多年都没有结过冰。总之,这一带的黄河结冰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所以,老百姓纷纷说,这是“天助八路军!”
来源:历史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