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脚架你真的用对了吗?这些小细节很重要

2020-11-27新闻0

我们都知道,利用三脚架辅助相机进行拍摄可以使镜头更加稳定,从而达到更好的摄影效果。那么,到底哪些场景必须使用三脚架呢?就让秘诀君为你科普一下:

1.延时摄影

拍摄车流、水流、星轨等延时摄影,都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拍上几天几夜。这么久的时间,怎么可能让摄影师自己架着相机呢?而且手持拍摄是避免不了画面抖动的,会大大影响成像。为了让摄影师轻松一点,也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在延时摄影前一定要准备好三脚架哦!

2.低光环境

无论是拍日落、星空还是夜景,只要是在低光环境下,都能把三脚架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三脚架拍摄星空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使用较低的感光度,大大减少照片的噪点,提高画质让你的星空照从小白进阶为大神。

3.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的对象都很小,而且景深极浅,焦平面很容易发生偏移,需要对焦平面进行精确控制,每次对焦都要大费周章。在手持相机拍摄时如果有细微的抖动,往往就会让镜头到主体的距离发生改变焦平面偏离又要重新对焦,这种时候就能感受到三脚架的优势了。其实使用超长焦镜头拍摄时同理,因为取景范围小,一点点抖动都会大大影响拍摄效果,而且又大又重的长焦镜头拿起来太累人了,还是把它交给三脚架吧。

4.堆栈与全景接片

为了独特的拍摄效果,有的摄影师会运用堆栈、HDR等技巧,本质上都是保持取景范围不变,拍摄多张照片后叠加合成。而拍摄全景照片时,要保持相机水平高度不变,才能让每一张接片无缝衔接手持相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使用堆栈、HDR、接片等拍摄技巧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哦。说了这么多,在正式拍摄前你还需要知道,选择哪种三脚架最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三脚架。

如何选择三脚架

三脚架的稳定性是腿管、云台和快装板共同决定的,腿管的粗细和它的承重能力成正比,而且节数越多越便携,但稳定性会相对差一点,但是腿管一定要越粗越好吗?这还是要看你的使用需求,主流的三脚架一般首选28mm的。

日常游玩拍摄时以便携为主选择腿管不那么粗、节数多的三脚架会更合适。如果你是专业户外拍摄的摄影师,则建议购买碳纤维材质的三脚架,比铝合金材质的更轻便(也更贵)。如果户外拍摄时觉得不够稳定,在中轴下挂重物,也是个提高三脚架稳定性的技巧。

如果想要三脚架既稳定又便携,那就只能砸钱了。至于三脚架的云台,一般分为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三维云台定位精确但体积大,适合用于拍摄建筑、静物以及超长焦拍摄(下图)。

普通摄影师建议选择更轻便的球形云台(下图)

三脚架的快装板也很重要,细微的晃动都会影响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选购时要注意快装板的密合性。如果相机体积较大,快装板的面积也是越大越好。

关于正确使用三脚架的技巧

将三脚架的一条腿指向被摄物体,因为相机前端镜头较重,这样做能够防止三脚架向前倾翻,还能给摄影师足够的站立及移动空间,便于取景等操作。参考前面提到的挂重物技巧,不要忽视三脚架中轴上的重物挂钩哦。先找好取景构图再放置三脚架,避免搬着脚架来回调整。

不要因为调中轴比调腿管方便,就拉长中轴。在拍摄时尽量不要升高中轴,因为升起中轴会导致重心上移,稳定性会大幅下降。带着超长焦大炮拍摄时,使用脚架环,能够有效改善“头重脚轻”的问题,提高稳定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防止手抖毁照片,还是用上三脚架比较靠谱。

#拍照摄影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