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乡干部主动出击!做搬迁点群众的贴心人

2020-07-22新闻9

乡干部主动出击!做搬迁点群众的贴心人

中山乡赛岗村黎明村搬迁点地处芒市西南部,距离芒市8公里,搬迁点下设2个村民小组(原赛岗村楠木河一、二组),共有农户127户604人。多年以来,受自然资源条件制约,许多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现象极为突出。为此,中山乡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易地搬迁,主动寻找“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

能致富”的搬迁点,帮助7个村组800余户群众搬出大山,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自主搬迁”的搬迁路子,搬到了我们的芒市周边。

搬迁后的村组居住十分分散,而且离乡政府的距离越搬越远,搬迁群众回乡办事不仅经济成本较高、而且安全隐患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群众回乡办事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群众最关心最关切的痛点和难点,也成为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最头疼、最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山乡党委政府于2019年6月17日成立了党员团员志愿服务队,在黎明易地搬迁点设立便民服务站,主动到搬迁点开展上门服务,从“坐等上门”变“主动出击”服务,为各搬迁点群众平均办事距离拉近了大约60余公里,大大减轻了群众办事成本和安全隐患,真正将便民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山乡组织委员刘挺说:“我们实行一站式服务,所有进驻乡上的部门,携带公章两个星期一次到点为群众办事一次,让群众只跑一次就把事情办完;实行上门式服务,针对群众身体不便无法到点办事的问题,组织志愿服务队员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困扰事;实行一对一服务,在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了休息场所,然后为群众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保障了群众的办事效率。”通过这种运作方式拉近了群众的党群、干群的关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群众满意度基础。

从事民政工作的李宽全就是众多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作为民政工作者,他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隔两个星期就会从60多里路的乡政府来到黎明搬迁点为群众办理低保、临时救助、特困等方面的事情,李宽全说:“在我是乡政府民政办的,主要负责社会救助这一块,现在的低保、临时救助、特困都需要本人申请,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些老人、残疾人或者是生病的人不能亲自到乡政府办理,我们组成志愿服务队,亲自上门服务,为他们写申请、入户核实做到一站式服务。”像李宽全这样,拿着政府的公章到群众家里去为群众办事已成为中山乡党员团员志愿服务队的工作常态。

范国朝作为赛岗村委会主任,见证了赛岗村村民的房屋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茅房小屋到现在的洋房、平顶房的全部过程,说起赛岗村这几年来的变化范国朝滔滔不绝:“以前我们老家是在海拔2836米的地方,是芒市海拔最高的地方,我们老家那些条件比较艰苦,晴通雨阻交通也不方便,生产生活主要是靠养几个牛,养几个猪为生,田地离家太远,种也种不出比较好的农作物,四季有两个季节,干冬一个季节,雨季一个季节,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上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2012年的时候带着老百姓开了会以后,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诺,这个就是我们原来老家的照片。我们搬下来了以后,现在我们住的是洋楼,家家都是一层、两层的平顶房,然后,我们老百姓就有更多的时间,不用担心家里面的房子漏雨,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外面打工,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每一年我们的人均纯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水电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就医就学各方面的问题解决了。”

据了解,自从搬迁到现在的黎明搬迁点后,老百姓出门打工三个月的钱足足比以前老家一年的收入了,现在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生活也比以前幸福多了,家家户户住着楼房,开着小车奔向幸福的大道去了。对于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老人来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对于政府成立党员团员志愿服务队到搬迁点为群众服务,作为村委会主任范国朝也特别欣慰:“现在我们中山乡党委政府和人民政府又成立了一个党员团员志愿服务队到我们搬迁点,每个月抽出两天的时间,到我们搬迁点为老百姓直接上门服务,我觉得很好。”

截至目前,共有11个部门进驻便民服务站,共计接待群众3689人次,为群众解答政策692人次,办理事项506件,办结506件,办结率100%,为群众办事开支节省约12万元。干部作风得到转变,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服务模式,易地搬迁点群众“办事难、办事远、办事贵”的问题彻底地得到了解决。

云南网记者 管毓树 通讯员 曾麻干 摄影报道

#低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