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谁知道破山老人是哪个年代的人? 法藏讲寺的楹联

2020-07-22知识7

清朝阮伯康 清朝末期,阮伯康是一个居士,曾聘请去法藏讲寺讲经弘法。《中国古今美术家大辞典(补遗二)》中,有阮伯康的简介:阮伯康,号思斋。阮伯康为绍兴人,卒于1960年。确认善石鼓文。邵力子先生主政陕西期间,蔡元培曾写信给邵力子请托给阮伯康安排一县长职位,信中说:“阮伯康(恺)毕业法政专校,思想通达,文笔敏畅,行政界积有经验”。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阮伯康是一个有一定文采的居士,善石鼓文,其它关于阮伯康的信息不多。迄今市场上,阮伯康一幅拓印的石鼓文对联价值1200元左右。上海黄浦区文庙里有几个景点 文庙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点;隙地遍种花木。景点介绍上海文庙位于市中心老西门东侧,是上海市区唯一的孔庙,也曾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学府。上海文庙始建于元朝(1294年),几经迁移后落于现址,如今看到的文庙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所建,这里既有大气的明清风格建筑,又有环境清幽的江南园林风貌,还能看到奇石、根雕展和茶壶展,以及上海古代文人碑刻展示。文庙庙第为三进式院落,一进分上下两院,二进为棂星门,院子两端有奎文阁和尊经阁,三进是大成门、大层殿和两座钟鼓楼构成的四合院。大成殿前左右有东西庑殿,与大成门及围墙组成一封闭院落,两座殿内有明清楹联壁碑展。大成殿前还有孔子雕像和大成钟,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学子来这里许愿撞钟,并在殿前的树上系上红丝带以求好运。大成殿是祭孔正殿,殿内展有上海书法家刘小晴以楷书写的《论语》全文16400余字,被刻在52块青石板上,镶嵌于大成殿内壁四周,刻工相当精细。往东走来到尊经阁,它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上海最早的官方图书馆,阁前有灵璧石,形似麒麟。尊经阁南面坐落的明伦堂曾是儒生讲学之所,里面可以。有谁知道西安大兴善寺有没有开放? 友情提示:景区已开放大兴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距今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在唐代时,大兴善寺是长安城内,香火旺盛的寺院之一。2015年印度总理访华,特来观礼,据说这里出售的“姻缘符”,是保佑姻缘的最佳单品哦。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距今17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大兴善寺前身—陟岵寺探源西魏之世,智藏曾住于此。北周文帝于长安本寺外建追远、中兴等五寺,度僧千人。道安于武帝时曾住此寺。建德三年武帝立意毁佛,拆毁天下寺塔,逼令僧尼还俗。六年之后,亡北齐,齐境之佛寺佛经亦遭毁坏。未久宣帝即位,下诏改先帝之暴行,于大象元年四月复兴本寺,另于洛阳建陟岵寺,简拔道判、宝袭、法纯、法藏、彦琮、灵干等有道者一百二十人带发为僧,敕名‘菩萨僧’,以法藏为陟岵寺主。然法藏等人大多固辞不受,隐遁山林。至隋朝,文帝复兴佛教,改称为大兴善寺,居全国寺刹之首。西魏文帝所建陟岵寺,起源于当时历史背景,植根于佛教及儒 家孝文化土壤,。沉香阁的寺庙史料 1943年,现代名僧应慈法师应沉香阁住持苇乘之请,驻锡沉香阁,在这里首先开讲华严初祖杜顺(557-640)所著《华严法界观门》,从此,慈云寺(沉得阁)成为应慈汉师在上海弘扬华严宗的道场。应慈(1872-1965年)法名湿亲,安徽歙县人,26岁在普陀山出家,28岁在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后到金山、高旻、天宁等寺参学,依明性、寄禅、大定、月郎、冶开等名僧为师,后随月霞法师研究《华严经》,毕生致力于宏扬《华严经》教义,对近现代华严宗的传播影响很大。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该宗又称首宗。华严宗认为,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宣传“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顿入佛教”的思想。应慈法师随月霞法师在上海华严在大学、虞山兴福寺华严讲堂讲授《华严经》。1922年,他到杭州西湖菩提寺,潜心专修《华严经》。随后数十年,应慈法师在江苏、浙江、山西、上海等地传播华严宗教义,并在常州、上海等地创办华严学院,培养僧才。1948年,主持华严法会事务。晚年应慈法师常住沉香阁,仍弘扬演教,讲学不辍,自律为“四壁有经皆可读,一年无日不参禅”。应慈法师是位爱国爱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为什么大多数诗人多会写到终南山 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隐士文化,历史典故众多,风光旖旎秀美,深得文人墨客向往。终南山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对终南山的雄伟,张衡的《西京赋》有一段描写:“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终南山有两条古道: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要道。唐代,四川涪州(今涪陵市)进贡杨贵妃的荔枝,取道西乡驿,不三日即到长安,因此这条道也名荔子路。二是。

#弥勒#东林寺#终南山#华严经#上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