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苏芬战争苏联伤亡到底有多少 莫洛托夫的回忆录

2020-07-22知识10

追溯历史上的朱可夫事件? 朱可夫是苏联元帅,1957年10月27日前为苏联政府国防部长。在苏德战争期间,朱可夫一直是苏军最高统帅部成员。1942年8月起直到战争结束,担任仅次于斯大林的副最高统帅。。苏联军神朱可夫为何身后凄凉?只因为赫鲁晓夫的嫉妒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某领导人在批判彭德怀时候,指责他是“魏延的骨头,朱可夫的党性,冯玉祥的作风”。魏延有反骨,就是老叛徒的意思;冯玉祥是反复无常,做人虚伪的典型。那么为什么说朱可夫的党性呢?因为朱可夫没有什么党性,永远只站在实力强的一边。这导致了他晚年的凄凉。其实在二战期间,很多人对朱可夫不满,只是他在战时很重要,不便于打击他。战后1946年,朱可夫就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批评对党政治上不可靠后,被罢免了陆军总司令的位置。显然,这是斯大林本人推动的。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斯大林认为朱可夫在政治上不可靠,不值得信任,试图将他逮捕。然而会议上,多名重要人物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以“反社会主义煽动”逮捕朱可夫身边的将领的行动从1947年底进行到1949年。朱可夫也被指责盗窃了战利品:17个金戒指、3颗宝石、15条金项链、超过4公里的面料、323件貂皮、44条从德国宫殿弄来的地毯、55幅名画和20把枪支。最终结果是,1947年他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当时斯大林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当时政府权力多掌握在他的心腹贝利亚手中。贝利亚游说朱可夫,。苏芬战争苏联伤亡到底有多少 没有准确数字,因为苏军统计2113伤亡5261时比较不认真。这次战争中苏联红军损4102失惨重。苏联人1653民委员会议主席、外交人民委员的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28日向苏联红军最高苏维埃提交的报告中提到了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伤亡数字为:死亡48745人,伤158863人。这个报告由于是对外公开的,所以一直被视为是苏联的宣传手段,并不反映苏联红军当时的实际伤亡,而是大大缩水后的数据。1970年,已经卸任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其秘密出版的个人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中提到了苏联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损失时说“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根据更近一些的前苏联罗斯军事历史学家的说法,如索科洛夫在《影响世界的100场战役》里说:“据伟大卫国战争后统计的名单,1939~1940年有131476人没有从芬兰战场上回来,据其它资料显示,有大约20%~25%的人没有统计在内,因此确切数字可能为17万人”,“红军的伤病员很可能超过50万”,苏联红军的损失约为近20万,伤亡合计70万以上。之所以没有准确的数字一是因为苏联红军在统计伤亡时准确率一向较差,“统计只能精确到百万位”(索科洛夫在《二战秘密档案》中语)。芬兰老兵经常夸口说一名芬兰士兵倒下去,要换取10名前苏联士兵的。二战苏军伤亡最大的十次战役,斯大林心理怎么承受得住 斯大林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苏联领导层里已经是低的了。莫洛托夫还是谁的回忆录里,莫斯科会战有段时间斯大林非常消沉,其它政治局委员互相串联,准备如果斯大林继续消沉下去就踹开他。不要把经历过人命不如狗的年代的人,想象得和现代小资一样脆弱。沈之岳的真实身份是怎样的? 张爱萍将军夫人关于沈之岳的声明载于《作家文摘》1292期(2009年12月4…希特勒说过 我要让世界记住我1000年吗?为什么? 我要让全世界记住我一千年。穿过历史的悲苍-记希特勒我的一个朋友,问我:“你认为希特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民族英雄吗?我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希特勒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说实话,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和宣传资料来说的话就太简单,太肤浅了。英国有位历史学家戴维欧文,他研究二战历史几十年,曾这样评价道:“希特勒如同他的三个前任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奥古斯都凯撒、波拿巴拿破仑),是人类历史上,金融主义和共产主义笼罩大地之前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征服者(也就是武士)。对于后人来说,希特勒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难以一句话说清的人。因为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将人类的优点与由此带来的极端性的负面效应在一个人身上如此集中体现出来,而又完美的结合起来:在世界战争爆发前,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个没有贵族背景的国家领袖,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建立了当时最庞大的空军和重建了陆军,实行了当时最可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准军制和职业军制)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见。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的人物评价 波兰托派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认为:”莫洛托夫则全然缺乏特色,与捷尔任斯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不到30岁时就已在领导集团中占据高位了:当斯大林成为总书记之前,他就已是中央委员会书记了。后来他在斯大林手下成了后者的主要助手。甚至在这个时期内,他的狭隘和迟钝就已在布尔什维克圈子里传为笑谈。他似乎缺乏任何政治才能和创造性。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他通常以第二流或第三流报告人的身份出场讲话,而他的发言总是那样枯燥乏味,令人厌烦。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家族的后裔,伟大的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亲戚。但他却根本不像是一位知识分子,而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并非完全没有一点闪光—这闪光曾在1917年闪耀过一阵—可现在已完全熄灭了。莫洛托夫几乎是从革命者转变为官僚的十足典型;而他的地位上升就在于他转变得十分彻底。他一贯得益于他所具有的几点特别的长处:无限的耐心、冷静沉着、对上级卑躬屈膝,而在上级眼里,他那不知疲倦的机械般劳作恰好弥补了他的庸碌无能。他很早以来就像影子一般依附于斯大林,也是很早以来就对托洛茨基怀有一种交织着恐惧的强烈反感。有一则轶事说,托洛茨基有一次来到书记处,对那儿的什么事情不满意,就指着莫洛托夫的鼻尖奚落书记。

#军事历史#希特勒#格奥尔吉·朱可夫#沈之岳#苏联红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