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亮放弃这三个猛将不用,把机会留给此人,结果留下遗憾

2020-11-26新闻12

导语:诸葛亮感觉到了魏延有了反骨,以至于在死后可以利用杨仪与魏延之间的问题,轻轻松松就解决了魏延这位大将,避免内乱让蜀汉政权受到严重损伤;却看不出马谡空有其表其实就是个浮夸的纨绔子弟,诸葛亮选择重用马谡以至于在第一次在北伐的时候,丢掉了了街亭这个至关重要战略位置,使得蜀汉后来的计划难以得到实现,最后有了无功而返的遗憾。

其实诸葛亮要是用魏延,无论是守街亭还是最后在箕谷作为疑兵来吸引曹真大军,都是魏延可以成功胜任的,最起码保证不会失败。诸葛亮确实看出了魏延包藏祸心,平时他就自叹怀才不遇,所以每次魏延跟随诸葛亮打仗都想请求万人出兵,与亮异道会于潼关,想到了在韩信身上发生的故事,所以诸葛亮制而不许。

诸葛亮也有些自恃清高,想到如果在第一次进行北伐中就让魏延夺得头功,使他顺利得到威望,这样的魏延会更加不受诸葛亮管制派遣的,所以思略过后觉得魏延不能用。

一、没有重用姜,赵,的原因

1.夷陵之战的失败导致对于蜀汉政权管理人才尽失,作为从刘备在落魄之时就跟随的赵云就是绝对是继关、张之后我们最有影响分量,也最适合蜀汉作为疑兵在箕谷吸引曹魏主力的候选人。何况连刘备他们都说子龙浑身是胆,这也是诸葛亮要人尽其才的表现。

姜维的归降是在诸葛亮第一次攻祁山时,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汉的降将,在诸葛亮没有了解透姜维这个人的时候,谨慎小心的诸葛亮是不会让他承担守护街亭的重任的。

2.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武器天赋,军事谋略眼光敏锐,诸葛亮十分器重。 由此可见,诸葛亮欣赏马谡的才能,并且在诸葛亮准备南征北伐的时候,与马谡交谈过: ”虽然我们多年来一起合谋,但现在我们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这意思就是我们已经商量了很多年了。 你有什么好计划吗? 于是马谡提出让诸葛亮征服夷越要用恩威并济,以理服人的策略,才能让南方长治久安。

上述两个可以说明,诸葛亮是把马谡当作一个接班人来看待的,所以诸葛亮在街亭守卫战斗中非得让马谡去当主力。诸葛亮当时认为街亭守卫战似乎完全没有困难,第一曹真的大军都被赵云绊住了;其二街亭之战是让曹军猝不及防的战争,更何况当时蜀汉大军精神充沛,曹军车马劳顿因此,这是毫无疑问的优势,让马谡当主力不仅可以测试他的实战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奠定了自己未来的接班人的基础。

二、马谡的“不可大用”使诸葛亮北伐的计划耽搁不前

诸葛亮进行首次伐魏的大致发展计划就是乘曹丕刚死,曹睿即位而根基尚浅,再加上通过孙权又陈兵长江与曹魏即将交战之际,抢在曹魏未发动之前猝不及防的攻占陇右地区,配合着、附近的戎族部落开始不断吞并整个关中,一点点向长安开始推进。这和他自己当初在隆中时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是相通的。

战略是没毛病的,整个战术的规划也和孙子兵法的精要相符合: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赵云的疑兵可以被说是正兵,是做样子给曹魏看的,真正的奇兵则是用了马谡部队。即使如此,赵云和马谡的另一个重要用处就是保证一个诸葛亮大军的后方进行安全与粮草供应,随着街亭的失守,所有的计划准备的再妥当也將毫无用处,诸葛亮这个时候也必须要退守汉中了。

结语: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说话总是会夸大其词,不能重用他;仔细想想马谡这个人,他和赵括有着共同之处蔺相如已经说到: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虽然关于马谡的历史记录的信息并不多,但联想到赵括的失败就不难想到马谡的结局了,他们居功自傲,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给了后世一个警醒。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马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