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尤其是对于清朝的“康乾盛世”,人们争议得最为激烈。有的人认为,康乾盛世是无比的繁盛的一个时代,国家强大,人民幸福;而有的人则认为,康乾盛世是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使得人民愚昧,国家落后。而讨论到康乾盛世,就不得不涉及到康乾盛世的一个关键人物——雍正。
可以说,清朝兴盛在于雍正,清朝的败亡也在于雍正。雍正可以说一手奠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也一手断送了清朝的前程。如果康熙传位给另外一个人,清朝或许会称雄世界,圆明园也不会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当中被烧毁。而康熙把皇位传给了雍正,导致清朝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为什么说雍正既是清朝兴盛的关键,也是清朝败亡的关键呢?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清朝皇帝当中最为有治国能力的人,所谓的康熙、乾隆是完全不能与他相比的。雍正打击了贪污,挽救了清朝的财政。康熙去世后,国库里只有800万两;而雍正去世的时候,乾隆从他爹手里接了6000万两,这大约是明末20-30年的财政收入。
与此同时,雍正还是清朝皇帝当中最为有战略眼光的皇帝,他明白清朝统治的根本问题既不是财政,也不是军事能力,而是道统的问题。他一生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还以一己之力一定程度上说服了一个反清复明的儒生——曾静,从这个角度来看,雍正比他儿子更具备明君的潜质:他还是想要以德服人的,如果他不是清朝的皇帝,或许还真是个仁君。
但是,也正是他的这两条优点,决定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首先是他治理贪腐这个事情,虽然说他短时间之内确实是起到了恢复清朝经济的作用,也给清朝的国库增加了不少银子,但是他动摇了清朝的国本。清朝的国本是什么呢?是骑射治国吗?是清朝皇族的绝对统治吗?是文字狱或者其他的东西吗?
都不是,以小族临大国,清朝掌控天下靠的不是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是清朝皇族的绝对权力,而是“贪污”。在中国,真正能够凭借一个人或者一小撮人掌控天下的时代,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想要做这种事情的人都会被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力量合力打败。而真正掌控天下的秘密是什么?《六韬》说得很清楚: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说白了,如何分蛋糕能分得让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满意,才是掌控天下的根本。纣王就是蛋糕没分好被打倒的,周武王吸取了他的教训,才将绝大多数土地都分封出去,获得了天下的统治权。而清朝是怎样分蛋糕的呢?答案就是纵容明朝降将降官贪污,崇祯皇帝不愿意给的,清朝皇帝用默许贪污的方式给他们。
所以雍正治理贪污,本质上是动摇了国本的。乾隆放纵贪污,则取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即便是他搞了文字狱,只要口袋里的钱拿够了,少说几句就少说几句吧,无所谓。当然,这是一种“黑化”的分蛋糕模式,是不能长久稳定运行的,雍正想要改革,想要用正常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分蛋糕模式,但是他高估了清朝的起步高度。
他的第二条战略眼光也是导致清朝灭亡的根本,他始终想给清朝的统治找到足够的道统依据,所以不惜自己亲自跟曾静辩论,并且还专门把这个辩论过程写成了《大义觉迷录》,以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是合乎道统的中原皇帝。简单介绍下曾静,儒生,出生于1679年,曾鼓动握有兵权的岳飞二十一世孙岳钟琪反清复明,继承岳飞的事业,结果被岳钟琪告发。
曾静是坚决支持儒家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理念,认为清朝的统治是不合道统的,雍正也不是一个合乎道统的中国皇帝。就这样的一个强烈反清复明的人,雍正亲自与他辩论,并写成《大义觉迷录》,希望解决自身统治的道统问题。不过,他显然忽略了——这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大义觉迷录》反而刺激了反清复明的决心。
所以乾隆上位后,立马杀了曾静,把《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看吧,这样一比就能看出雍正和乾隆的气度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但是乾隆是一个适合清朝的皇帝,雍正则是一个不适合清朝的明君。相反,雍正的弟弟十三皇子胤祥,或许比雍正更适合做清朝的皇帝,如果他继位,清朝不会败坏得那么快,圆明园也不会被烧毁了。雍正这么评价自己的弟弟:
“怡亲王事朕,克殚忠诚,职掌有九,公而忘私,视国如家”
可见在帝王气度方面,胤祥是没有问题的。最关键的是,他能够在九子夺嫡之后躲过雍正的清洗,说明他是一个善于和稀泥和投机倒把的人,而不是像雍正这样一门心思做明君,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高得人。同时,胤祥对雍正搞《大义觉迷录》的这种事情完全没有感觉,他不在意能不能获得道统,他甚至还主动去和西方国家联系。
这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很准确,他不是中原皇帝,所以索性专心学习番外的东西,以武器和暴力镇压反抗就足够了。如果胤祥继承了康熙的皇位,他不会治理贪污,就不会有辛亥革命当中绝大多数清朝官员站在清朝的对立面了;他喜欢跟西方人交流,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和后来的火烧圆明园了。
最重要的是,他不给后来者留下那么多钱,他的继任者一定不会像乾隆那样为所欲为,迅速把清朝的国力给掏空了。这样,只要时间拖得长一点儿,清朝也许可以凭借巨大的体量成为沙俄那样称雄世界的超级大国了。不过,既然历史选择了雍正,就是选择了清朝的最终灭亡。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