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思想家董仲舒曾说过:“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而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尤其是在即将得手的“近利”面前,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参透得失,宠辱不惊。
“近利”当前,更需“远虑”。
其实在这种条件有利于自己的时候,还没辨明有权人生死难判时,完全没有消除存在隐患的前提下,必须要考虑到最不利的情况发生,会危及到当事人的性命隐患。
时机到来,隐患没有消条件允许你获利的时候,先要搞清楚威胁你地人真正的消除了吗?没有落实清楚之前,要静下心来等待。
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宋太宗亲征伐辽,赵德昭冷静处理的故事。
宋太宗亲征伐辽不听劝阻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心花怒放,难以自持,他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收回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反对此议,他对宋太宗恳切地说:“我军大胜,此刻也不能志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尚需稳定形势,巩固胜果,士卒也需休整。”
没等宋太宗说话,总侍卫崔翰却越众而出,大声说:“此乃天赐良机,岂可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甚合民心,必群起响应。我军又是得胜之师,当无坚不摧,伐辽必有胜算。”
宋太宗战中不知所踪
宋太宗本来求胜心切,又听崔翰这样讲,便不再犹豫了,宋军遂大举北进。宋军快到高梁河时,遭到辽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宋太宗也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下商议立赵德昭为帝。众将讨论过后,齐聚赵德昭的帐中,为首者当面劝赵德昭说:“皇上失踪,想必已经蒙难。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大王应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恭请大王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
赵德昭聪明做法
赵德昭面对众将拥立,一时心动。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没有轻言可否。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昭,却遵循母亲的遗命,让弟弟赵匡义做了皇帝。这个事实曾让赵德昭心中郁闷。赵德昭的一位亲信劝他说:“事已至此,大王纵有千般怨言,也无力回天了。大王现在的举动,皇上必定极为关注,皇上怎会容忍一个心怀不满的臣子呢?再说,大王当不上皇帝也未必就是坏事,只要大王看透荣辱,顺天应命,做个逍遥亲王也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快。”
赵德昭不乏聪明,他一下领悟了亲信之意。自此,他天天纵歌饮酒,对宋太宗极其恭敬,宋太宗对他并不怀疑,君臣相安无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赵德昭拒绝
今日面对此变,赵德昭虽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千回百转。他思忖这件事关系太大,万不可因贪求帝位而犯下致命之祸。他又想太宗虽是失踪,终究不能肯定他已蒙难,如果自己轻率即位,太宗若没死,自是不能放过他了,如此自己连性命都将不保。
赵德昭越想越怕,他先前的窃喜之情一扫而光。他决定以静制动,慎重行事,于是他故意做出生气的样子说:“皇上生死未明,大敌当前,你们不思报国杀敌,却在这儿胡言乱语,动摇军心,这是忠臣所为吗?我是皇上的臣子,誓死效忠皇上,岂能受你们唆使,干下这大逆不道之事?你们真是昏了头了!”
众将本想赵德昭定然接受,自己也可有拥立之功,飞黄腾达,谁知赵德昭却出言训斥,都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对。他们虽自称有罪,但心中怅然若失,面有不快之色。
赵德昭聪明做法
赵德昭见此场景,为了安抚众将,不令他们疏远自己,就又低声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荣辱之事,岂可盲动?再说赵氏江山谁做皇帝都是一样,我岂能趁皇上危难而行己私呢?倘若皇上真的遭遇不幸,为了宋室江山,我还是不会令各位失望的。”
众将气消,皆服其义。第二天早上,宋太宗被杨业父子救回,安然无恙,众将又深服赵德昭慎重之行了。
赵德昭忍隐许多年,机会到来,却又不敢上位,最后成功地把即将产生的危机化解掉。
这其中洞悉时局的赵德昭最清楚在宋太宗下落没有落实之前,一切行动都是把自己推到最危险的顶端。
众将拥立他上位,在当时还迷乱的时局下,不能做短暂的越位,却不能让时局背后麻痹了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赵德昭非常清楚宋太宗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自己即得利上位称帝,当先帝出现时,他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想得比较清楚,考虑的也远。
所以,赵德昭不为当时的利益所动,本人功成身退,又能保全自己,又保护了自己的家族。
自古能真正做到深谋远虑的人,必有宽阔的胸襟和高超的智慧,他们不为一时的荣辱所左右,因此其行为才不会失常失态,遇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之策。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则会把理智拒之门外,让情绪取代了清醒的判断,难以冷静从事,最终难免出现偏差。因此,在荣辱得失面前,尤其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更应放下过于强烈的急功近利思想,用“远虑”的谨慎冷静来淡化心中的浮躁,从而实现进退有度,旷达自如。
这些智慧在古代使用得非常完美,静待市场和生意场合,以及政、商界都是常常用到,聪明的人把这些方法用的比较恰当,也用的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