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刘皇后因不孕便把侍女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认为自己的孩子,李氏人微言轻敢怒不敢言。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他直到刘皇后死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后人据此衍化成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无独有偶,明代也有一个类似故事,此人也是皇帝,并且做了两次皇帝,梅开二度,不过他要比宋仁宗要惨,临死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却不知自己的生身母亲是谁,此人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是明朝比较出名的皇帝,不过不是好名声,他在位前期宠信太监王振,亲征蒙古瓦剌部,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归国后在南宫做了八年太上皇,后来策动夺门之变,再次登上皇位,杀死了忠臣于谦,名将范广等。明英宗一生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临死前废除了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
明英宗的生母官方记载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如《明实录》记载“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八配圣章皇后,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明英宗也一直以为孙皇后是其亲生母亲。
但明英宗、宪宗时期的文人笔记《寓圃杂记》和清人撰写的《明史》、《明史稿》、《罪惟录》等都给出了与此不同的记载,如《明史稿》记载,孙氏“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明史·孝恭皇后传》就记载说:“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明英宗的身世还牵扯到了皇后之争,明英宗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皇后不是孙氏,而是大臣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即明代官史上所说的胡氏,当初孙氏为贵妃,地位低于胡皇后,孙氏十岁多点就入宫,和当时的皇孙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青梅竹马,但后来明成祖朱棣却下诏选胡氏为正妃,而孙氏只能为嫔。
孙氏一直觊觎着皇后之位,明宣宗也一直想将她扶正,但皇后胡氏温静贤德,一直没有过错,除了没有儿子。因此,孙氏和明宣宗日夜加班想生个儿子,提高自己的地位,却一直白忙活。后来有个宫女被宣宗皇帝偶尔临幸有了喜,孙氏就与心腹宦官和宫人开始密谋,然后对外宣称自己怀孕。
宫女生产后,孙氏便将孩子占为己有,对外报喜,而宫女从此消失,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谁弄得清楚皇长子朱祁镇的真正生母。明宣宗却对此装聋作哑,直至死都没泄露半点秘密,反正不管谁生的,都是他的儿子,孙氏当然更不会泄露秘密了。
孙贵妃自从“生”了朱祁镇后,“眷宠日重”,愈发宠爱孙贵妃,不久,以胡皇后无子理应让贤,逼胡皇后上表逊位,让她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然后,正式册立孙氏为皇后,孙氏最终取代了皇后胡善祥的地位,成为大明后宫的女主人。
此后,由于当事人的刻意隐瞒,明英宗一直以为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孙皇后。天顺六年,孙太后死亡,明英宗还是不知道自己不是孙太后所生,皇后钱氏知道,但她却不说,明英宗仍然蒙在鼓中。
天顺八年(1464),明英宗临死之际,钱皇后哭着对他说:‘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明】王锜:《寓圃杂记·胡皇后》卷1)。
至此,明英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不知其母,也无法调查其事了,已有心无力了,只是恢复了胡皇后的称号,便驾鹤西去,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当然,也有人认为当时皇太后张氏依然健在,孙氏佯装自己怀孕而控制真怀孕的宫女偷梁换柱的做法,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因为孙贵妃要先在十月之内瞒过皇帝,再得在分娩之日瞒过张太后,这两点十分难做到,孙太后盗子之说不成立,但是如果皇帝同意,太后默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