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历朝历代的地名,也是多有变动,不过很多名字在改完以后,反而引发了民众的吐槽,认为它们反而没有以前好听,比如庐州改为合肥,琅琊改为临沂,兰陵改为枣庄,网友改名呼声最高的,恐怕要属于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安了,不少人都认为,过去的“长安”有着长治久安的美好寓意,似乎更加贴切,它真的有改动的可能吗?就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我们首先来说一下长安在历史上的地位,作为西安的古城,它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之为“京”的都城,早在3000年前,周天子就在此地设立了丰京和镐京,而到了汉高祖期间,首次有了长安的称呼,从此,作为华夏文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是十三个王朝的古都,作为都城的历史,更是长达1000多年,而至今为止,北京还有一条最为著名的长安街,正是以古时长安命名。
不过学者也会告诉你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长安其实从来没有改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在这里设置了长安县,并在此基础上扩大都市,取名为长安城,这也就是“长安”这个名字最初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对比于如今西安的规模,当然远远小上不少。而随着王莽篡汉,将地名更改,长安县被撤销,换名为”常安”,新莽政权倒台后随即恢复,在此之后数百年,长安都稳稳当当的维持着它的名字。
一直到公元6世纪,隋朝期间,隋炀帝同样定都于长安,此时由于长安县受到战乱破坏,隋炀帝随后决定在旁边新建筑另外一所新城,取名为大兴,这也就成为了隋朝的国都,而到了李唐建国以后,高祖李渊,索性将大兴城和长安县合并起来,统称为长安,从此长安都城规模进一步增加,但是在内部,唐王朝依然区分为长安县和万年县进行管辖,并且以当时著名的朱雀大街作为交界边线。
至于长安作为一座大城市,也开始逐渐变动自己的名字,比如元朝期间,长安就被称之为“奉元路”,而到了明朝,“西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上,有着安定西域的意思,和南方的“镇南关”遥相呼应。这个行政称呼也就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但是必须要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最原始的地盘,长安县,却从来都没有改过名字,五代和宋设置长安县万年县,金朝设置长安县樊川县,元明清设置长安县、咸宁县,尽管长安县周围的邻居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换,但是它却保住了自己的名字。
而如今,随着区域划分,长安县属于西安市的一部分,成为了长安区,同样是整个城市最为繁华的所在地,从这点上来说,西安明显是没必要改回长安的,毕竟人家原来的旧址,依然保持着长安的名号呢!重复了反而容易引起混淆。#常安#西安市#汉高祖收藏
不过学者也会告诉你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长安其实从来没有改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在这里设置了长安县,并在此基础上扩大都市,取名为长安城,这也就是“长安”这个名字最初的由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对比于如今西安的规模,当然远远小上不少。而随着王莽篡汉,将地名更改,长安县被撤销,换名为”常安”,新莽政权倒台后随即恢复,在此之后数百年,长安都稳稳当当的维持着它的名字。
一直到公元6世纪,隋朝期间,隋炀帝同样定都于长安,此时由于长安县受到战乱破坏,隋炀帝随后决定在旁边新建筑另外一所新城,取名为大兴,这也就成为了隋朝的国都,而到了李唐建国以后,高祖李渊,索性将大兴城和长安县合并起来,统称为长安,从此长安都城规模进一步增加,但是在内部,唐王朝依然区分为长安县和万年县进行管辖,并且以当时著名的朱雀大街作为交界边线。
至于长安作为一座大城市,也开始逐渐变动自己的名字,比如元朝期间,长安就被称之为“奉元路”,而到了明朝,“西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上,有着安定西域的意思,和南方的“镇南关”遥相呼应。这个行政称呼也就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但是必须要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最原始的地盘,长安县,却从来都没有改过名字,五代和宋设置长安县万年县,金朝设置长安县樊川县,元明清设置长安县、咸宁县,尽管长安县周围的邻居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换,但是它却保住了自己的名字。
而如今,随着区域划分,长安县属于西安市的一部分,成为了长安区,同样是整个城市最为繁华的所在地,从这点上来说,西安明显是没必要改回长安的,毕竟人家原来的旧址,依然保持着长安的名号呢!重复了反而容易引起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