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经常因为肚子痛而哭闹,有时痛一会儿就好,有时却痛得比较厉害,这可能是肠痉挛发作了。对于小婴儿来说,可从哭吵的程度和强度来了解是否存在肠痉挛。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是儿童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
1.过敏性因素
宝宝具有过敏体质,曾有过敏性哮喘或皮疹,常对某些食物过敏,引起腹痛或腹泻。常见的过敏物质是牛乳蛋白。
2.物理因素
寒冷、腹部受凉、腹部受到外力打击、大便积存等。
3.饮食因素
如喂乳过多或奶中糖量过多、食物过热或过冷、饥饿、饮水或吃饭过快、吞入较多的空气等。
4.肠道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的毒素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
5.精神因素
紧张、恐惧、惊吓等可诱发肠痉挛症。
6.家族因素
少数病儿有家族史。
阵发性腹痛,每次疼痛间隔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发作一次,每次约持续3~5分钟不等,可呈反复性发作。
腹痛的位置不固定。当家长用手轻压腹部时,没有固定的压痛点,有时能触及条索状痉挛肠管。腹部检查多见腹隆起,无腹肌紧张(肚子上都是软软的)。
宝宝会出现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可伴有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但无发热、腹泻、呕吐症状。
出现腹痛时宝宝会有哭闹、烦躁的表现,但非疼痛期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正常进食。并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第一级治疗:抚慰小儿、摇动、减少环境噪声,用热水袋捂婴儿腹部,家长给予支持和关心,可服用中药(如洋甘菊、马阳草、甘草、苗香、香蜂草及薄荷组成的粉末)或二甲基硅油(非吸收性药物,通道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融合或弥散,促使气体排出.无不良反府),或用活性炭。
第二级治疗:解痉药物,如654-2、抗胆碱药物等。
第三级治疗:改变饮食和(或)药物治疗。
1.喂母乳的妈妈少吃一些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奶、苹果、甜瓜;
2.平常要多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也可轻轻的帮他按摩;
3.哭闹的时候可以用热水袋热敷,不过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也可以双手摩擦后按在宝宝肚子上热敷;
4.尽量不要让宝宝哭,因为哭的时候会吸入空气引起胀气;
5.没有特别需要不要给宝宝吃安抚奶嘴;
6.吃完奶一定要多拍拍后背让宝宝吐出吃进去的空气;
7.定时喂奶,2个月的宝宝大概3小时吃一次奶,3个月以上的宝宝4小时一次,中间宝宝闹吃就喂水,有规律的进食对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好处。
8.宝宝的饮食保健
l 人工喂养的宝贝初始要少量多餐
浓度配比适宜,循序渐进地增加奶量和浓度,做到有规律的喂养,利于胃肠蠕动功能的成熟和消化液的分泌。
l 母乳喂养的妈咪,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一些易产气、辛辣、酒类、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在母体的代谢产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它们对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都会产生不良的刺激。
l 喂奶时最好将宝贝抱起,置于头高脚低的体位
保持奶瓶与宝贝下颌形成约30-40度的夹角比较适宜,奶嘴孔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烫。
杨大夫提醒:
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避免孩子吃过量的冷饮及不易消化的食品。一旦出现腹痛现象,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问诊,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