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宋著名医学家陈自明用附子理中汤治脾虚寒凝泄泻医案研读

2020-07-22新闻7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陈自明,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三世业医,曾任建康府明医书院医谕。因认为前代妇科诸书过于简略,曾遍行东南各地,访求医学文献。采集各家学说之长,附以家传经验,辑成《妇人大全良方》,于妇科证治方法,收集较为详备。另着有《外科精要》等。

【医案】

陈自明用附子理中汤治脾虚寒凝泄泻案

开庆己未年七月间,裕斋马观文夫人费氏,病气弱怠,四肢厥冷,恶寒自汗,不进饮食。一医作伏暑治之,投暑药。一医作虚寒治之,投热药,无效。召仆诊之,六脉虽弱,而关独甚。此中焦寒也。中焦者,脾也。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症,必有腹痛吐泻之症。今四肢厥冷属脾,是脾胃虚冷,无可疑者。或云;未见有腹痛吐泻之症,今用何药治之。仆答云:宜用附子理中汤。未服药间旋即腹痛,而泻。莫不神之。即治此药一投而瘥。

本案引自(《续名医类案》)。

注:

开庆己未年: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

召仆:请陈自明前往诊治。仆:古时男子的谦称.

【评析】

此案患者前两次为误诊误治,当然不会有疗效。陈氏为一代名医,对脉症的合参诊断准确,病属脾胃虚冷性泄泻,选用附子汤,取其益气健脾、温阳祛寒之功,一剂中病而获奇效。

【泄泻简介】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且病机复杂多变,常有兼夹或转化,但脾病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临床辨证首先辦其虚实缓急。急性者多为实证,以寒湿、湿热、伤食泄泻多见;久两者以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多见,以虚证为主。治疗上总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应治以祛邪,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侵袭宜清化,饮食积滞宜消导,水湿内盛宜分利。暴泻切忌骤用补涩,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久泻当以扶正为主,脾虚者宜健脾益气,肾虚者宜温肾固涩,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虚实相兼者以补脾祛邪并施,久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分利不宜太过。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常可引起腹泻。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泄泻#陈自明#医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