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从乐至县司法局获悉,为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该县站位全局谋发展,全覆盖、严标准、重创新,推进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全面建设,切实助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体系建设,推动工作规范运行。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确定机构组成人员,明确中心职能职责,在企业协会、园区设立外来(民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满足企业需求;组建“三团两库”法律服务工作团。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适时组织法治讲座,法治体检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助推企业发展。
实施诉求管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理念,针对企业诉求,对照研判划分一般需求、重要需求、特殊需求三个等次,实施“一需求一方案”制度,对照企业需求逐一消号清零。逐步解决“协调物流”“新增用地”“缓解招工难”“调解劳资纠纷”等7个方面的诉求10件。落实项目用地,争取省市项目资金1032万元,兑现补助1865万元,达成就业意向1800余人;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西博会巡展,组织16户本土企业先后参加“双创大讲堂”、第八期天府大讲堂等专题培训,引导3家企业申报成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乐至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力量。
加强队伍建设,法制护航企业发展。定期走访调研,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开展法治讲座,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打造4户“法律进企业”示范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合同审查和企业风险防控等涉企法律法规知识系列培训120余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考试20余场次,对企业经营合同、章程等涉法性制度文件开展“体检”,审查文件、合同87份,提出法律意见45条,提供高效公证服务46次,援助案件服务7次,调解企业矛盾433次。
建立联动机制,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县司法局主动对接县法院、检察院、工商联等中心成员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服务企业联动常态化沟通联络、法律服务保障、平等法律保护、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四项保障机制,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法治环境。
强化职能改革,培优良好营商环境。组织全县各级部门对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上报保留涉及企业证明事项3项,取消证明事项2项。重点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实现“一窗进出、并联审批”,加快推动涉企证照登记和备案的各类信息的跟踪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质效。
(吴善学 四川法治报记者 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