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现代人非常推崇的一种君王品行,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帝王并不多。明君圣主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并不是亲自打仗开疆拓土的。秦王一统,华夏第一帝,并未听说御驾亲征;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那种名将,剑锋所指汉军无敌;唐太宗自身倒是武将出身,得封天策上将,但是也是有二十四功臣那种武将集团的扶持;宋太祖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也是巧得皇位。而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出身不高,得位坎坷,但是称帝后,迁都北京,亲守国门,数征大漠,将瓦剌打的闻风而遁,自己最后也是死在了亲征的路上。朱棣的一生赞者有,骂的更多,可以说他精彩纷呈的一生都在拼命证明自己,也因为他的这份拼命,给大明打下了一片锦绣河山。
一、模糊不清的出身,骁勇善战的猛将
论起中国几千年历史,几百位皇帝,真要说起谁高谁低恐怕要争论上个几天几夜,但是要说起来出身最低的皇帝,应该要说得上明朝老朱家了。虽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一般要造反当皇帝就得有钱有权有兵有将,这样才有起兵成事的资本。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一堆皇帝中就十足是个异类了。“先为丐,后为僧”,乞丐出身,没有比这个再低的出身了。可想而知他的妻子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原配马夫人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倒也算的是端庄贤淑清白人家,而他的那些妾侍基本都上不得什么台面。尤其是第四子朱棣的生母,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是蒙古女奴的,有说是高丽女子的,甚至还有说是青楼出身的。
这些说法中认可比较多的就是那位高丽女子,后来被追封为碽妃的。这种说法在明代的《南京太常寺志》、《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有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更有力的证据是明孝陵妃陵中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为太祖宠妃李淑妃,右第一位就是碽妃,足见其身份之高。碽不是汉族姓氏,一位异族女子,不见于史册却享受如此殊荣,恰与朱棣高丽生母那个传言对上了。但是据传她是因为行为不检触怒朱元璋被处死的,因此朱棣不愿承认她的身份也有情可原。
也是因为敏感的出身原因,朱棣比前面的三个兄长在战场上更拼命。因为他只能凭借自己的骁勇善战获得父亲的青眼。朱元璋曾经亲口对几位亲近大臣说要论镇守北方,压制北元残余,还是对朱棣最放心。也因此,20岁的朱棣凭借自己的军功和勇武,离开京城来到千里之外的北平就藩,得封燕王。
二、奉天靖难的反叛,挣扎求命的叔叔
应该说,20岁的燕王可以发誓,自己确实没有当皇帝的念头。当时的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出身根正苗红。而且朱标这个人相比于手段酷利的朱元璋来说,是一个谦和宽容之人,非常有治国理政的手段,而且有长兄之风,对下面的几个弟弟宽严有度,很是照顾。对于这个太子兄长,朱棣是又尊敬又佩服。他当时能想到的就是为父兄看好这北方疆域,做一个君臣相得的王爷就算足够了。如果朱标身体健康、顺利即位,这应该就是正常的故事版本。但是没有如果,朱元璋还活着,朱标就去世了,承继皇位的成了弱冠小儿朱允炆。对于这个大孙子,明太祖是一百个满意,但是那些军功累累的藩王看着这个太子,心里就各有想法了。带着对孙子的不放心,朱元璋崩逝。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因此虽有几分不服,但是建文帝确实是长子嫡孙,这个皇位坐的是名正言顺。所以他的那些叔叔们只能三叩九拜,口称万岁。但是架不住建文皇帝是个有为青年。他没有看到自己除了身份,于社稷无丝毫之功;他没看到自己那些藩王叔叔们都是血里拼杀出来的,兵强马壮;他没有看到自己初初登基,根基未稳。他想到的就是,要撤藩,要当名副其实的皇帝。敢想敢干,周王、代王、湘王、齐王、珉王,五个藩王撤的撤死的死。朱棣想要躲,他示过弱装过疯,他只是想好好活着,但是建文皇帝步步紧逼。眼前的钢刀,兄弟的惨死,从千军万马中搏杀出的朱棣,不再退步,不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要奉天靖难,要清君侧,燕军出北地,大军尽南来。
三、来之不易的皇位,尽屠十族的封口
靖难也好,造反也罢,不管哪种说法,实际上朱棣面临的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建文皇帝再年轻,他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掌握着天下的兵马。而朱棣再能打,管的也只是北京一地的兵权。燕军再勇武,以一当十也是笑话。再者,建文占的是天下大义,他可以不仁,只能被说一句昏庸,但是朱棣不义起兵,就是造反,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因此朱棣一路向南,可以说打的很艰难。打一地,被骂一路。收服的兵马随时都可能又反了,似乎老百姓都是在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在济南城,奉命守城的铁铉打不过就捧着太祖牌位守城。面对着这一块小小牌位,朱棣千军万马不敢进一步。至于那一道道讨伐朱棣的檄文更是天下皆知。此时的朱棣却已是毫无退路,真输了,他就真的只能是千夫所指骂名百年的叛贼了。亏得燕军善战,再有一干能臣相助,朱棣终是打进了南京坐上了龙椅。
但是,这个皇帝不好做。朱棣的帝位不是太祖给的,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所以说燕军进南京那天,并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别说百姓,就是出来相迎的官员也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小吏,六部官员一个也无。古时当官需要科举出身,也就是说天下世子并不认可这个篡位的皇帝。这时有人推荐大儒方孝孺给朱棣起诏。方孝孺是建文的师傅,也是士子之首,他认可了朱棣,朱棣的皇位就更稳了几分。朱棣想好了一切,却低估了方孝孺的气节。他得到的只是方孝孺的严词指责,近乎大骂。于是便有了让朱棣被骂了几百年的一件事:诛十族。古代伦理讲究九族,就是所有亲人了。十族就是加上了方孝孺的学生。一时间,几百个人头落地,血染南京,朱棣的皇帝生涯就从漫天责骂和一片鲜血中开始了。
四、文武皆得的皇帝,拼命证明的人生
朱棣在皇帝方面,可以说是文治武修皆得,他的大功绩应该说有三件:修大典、下西洋、征漠北。说起永乐大典,可以说是古代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本全书。而关于郑和下西洋,事实上确实是开通了海上商贸之路,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扬我上国之威,传我中华文化。而第三件,可以说朱棣一生都在打仗,当了皇帝,干脆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五征漠北,打得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等漠北部落是七零八落,不敢言声。
朱棣的一生,从藩王到皇帝,很少过安逸舒适的日子,基本都是在拼命。他一直强调自己是马皇后亲生,他不顾天下舆论杀了方孝孺的十族,他文也要做武也要管,他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在证明,他比建文更适合做皇帝,自己的皇位本就是天命所授,为此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野史有传,当时朱棣为了稳固皇位,诛杀了许多建文旧臣。其中一个叫景清的,是坚决地保建文一派,因此被杀。而且尸首还被吊到城门示众。但就是这时,却狂风大作阴云密布,把景清的尸体直接刮到了朱棣面前。朱棣一生戎马,杀人无数,没想到此时却大惊失色,之后更是大病一场。后来更是经常梦见朱元璋梦中大怒要杀他,于是他不愿再在怨气滔天的南京呆着,迁都北京。到了北京,又梦见黑龙乱世,赶忙让姚广孝建了一口锁龙井,压制建文的王气,求个心安。也就是说,朱棣对于自己的靖难有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为了证明、在自我安慰、在让自己解脱。
朱棣是一个好人吗?自然不是,他性情严苛,前朝后宫中死于他手的不下千人,更不用说靖难中死的难以计数的士兵和百姓。那么朱棣是一个好皇帝吗?个人看来,是的。对于皇帝,评价标准不应该仅是他的个人品行,更应该看他于国于民的功绩。任何一个帝王的身后都是被后人言说纷纷的,但是史学家也好民间闲聊也好,都不能说朱棣是一个昏君庸主。他治下的明朝疆域辽阔、赫赫扬扬,他起码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