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康德认为语言的批评和全部哲学 什么叫“物自体”?

2020-07-22知识9

康德的那句很经典的话是什么啊?,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拓展资料:“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韩水法汉译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邓晓芒汉译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李秋零汉译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冯晓虎《学习康德好榜样》:“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黑格尔哲学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被说成是西方哲学“集大成者”?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这样说,读了黑格尔,也就等于读了整个西方哲学。有这样一个比喻:黑格尔就像一个水池,此前的哲学都汇聚在这里,此后的哲学又都从这里流出。以下是黑格尔哲学的几个主要部分:逻辑学、精神现象学、辩证法、自然哲学、法哲学原理以及“哲学就是哲学史”和存在就是合理的七个部分的解释。其中的《逻辑学》前半部分比较枯燥乏味,没兴趣的可以略过。一:《逻辑学》按照黑格尔的话说,《逻辑学》就是“创造”上帝的过程。《逻辑学》分为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部分。本质是过去的存在,因此本质才是真正的存在。存在与本质最终形成的是概念。概念才是本质与存在的总和,也只有概念才是形象而又具体的存在。传统的存在论与本质论都是分开独立的,黑格尔则将它们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并由此产生出概念—一个真正的本体。概念又分为普遍概念,具体概念和个体概念。普遍概念必须涵盖特殊概念,特殊概念在普遍概念之下发挥出的作用就是具体概念。具体概念具有能动性,经过自我否定之后就进入了个体概念。就是“这一个”,无可替代、无比丰富,几乎涵盖一切的概念。这个概念具有自我分化的作用,一个概念可以分为两个概念,这样就产生了判断。。如何比较尼采和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影响? 尼采哲学和康德哲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毕竟康德对尼采的影响其实很大,而尼采对康德却多有批评。若非对哲学有专业性了解的人,提及尼采和康德的不同则往往是二者在伦理方面的著名分歧,这恐怕也是楼主提问的原因,下面则做出解释:康德伦理学中最著名的当属“绝对命令”,其语言结构是“应该”,即不含功利心理,仅仅由于道德上应该如此而做出行动,康德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尼采则创造性地对康德的“应该”做出了批评,认为这抑制了权力意志的发挥,使人在道德上变成了负重的牲口。尼采为此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即他独有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把“应该(你应)”变成“我要”。也就是说,人不是在受到来自道德领域“绝对命令”的驱使才去行动,而是完全凭借自主的意志去行动的。尼采认为,贵族(尼采哲学的术语,区别于另一术语:奴隶)和超人都是以自己的意志来制定道德规则的,而不是像康德伦理学所说的那样被动遵守某一道德规则。我看康德和黑格尔他们的书,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为什么几乎每句话看完,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举个例子吧,蓝公武译的纯理性批评中,“一对象如常以同一之内的规定在种种机缘表现于吾人,斯时如以之为…康德认为全部的哲学就是语言的批评,对不对呢?? 应该不对吧,哲学的语言转向是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开始的。西方哲学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康德属于认识论阶段。所以我认为不是。为什么康德认为幸福不足以作为道德的最高法则?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416]最后三段,为什么幸福既然是一切理性存在者都自然必然性怀有的,与自己幸福相关…什么叫“物自体”? 首先,“物自体”的基本概念是认识中感性资料的来源.也就是说,由于物自体的存在,对象才能提供刺激,因此才能被我们的感官遭遇到,因此才产生了我们的感觉.其二,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而言.物自体虽然是存在的,但是,它却.

#逻辑学#道德批判#哲学家#康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