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古代历史上,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成语和典故,很多即便到了今天还在被提及和使用,比如著名的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尤其是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这句话,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又牵扯到哪些著名的人物。这里就来具体讲一讲这个典故背后的故事。
这个典故出自东晋时期,而主人公也很著名,就是王导和周顗,两人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两人中又以王导在后世更为出名,其家世显赫,出自著名的豪门望族,即琅琊王氏,而且王导本身也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更是东晋王朝的奠基人,如果没有王导,未必会有东晋这个王朝。
王导在年轻时候就和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匪浅,他一步步帮助司马睿搞事业,并建议司马睿出镇建邺。南渡之后,王导成了一个调和剂,既要联合南方士族,又要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睿逐渐在南方站稳脚跟,在西晋灭亡之后,就建立了东晋。
可以说正是琅琊王氏和司马氏共同建立了这个东晋王朝,也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王导有一个堂兄名叫王敦,也是司马睿的支持者,两人共同帮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不过东晋建立之后,王敦逐渐有了更大的野心,想要挟天子,而司马睿也对势大的琅琊王氏有了忌惮之心,时时想要削弱琅琊王氏的势力。
司马睿在心腹刘隗、刁协等人的帮助下,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和军队,让他们对付王敦,而且司马睿还渐渐疏远了王导,随时准备要讨伐王敦,王敦则直接在武昌起兵以清君侧的旗号兵临建康。眼见王敦就要攻进了建康,刘隗建议司马睿将建康城中的王氏家族之人都杀死。
王导夹在司马睿和王敦之间,处境艰难,为了保住琅琊王氏,他领着族中二十余人每天天亮就到台阁处等待处罚,希望能让司马睿消消气,但司马睿很长时间内没有决断,王导就只能天天去。
这一天,王导领着族人再次等在了台阁处,看到东晋名士周顗被召见进宫,王导对经过身边的周顗说:“伯仁,以百口累卿!”伯仁正是周顗的字,两人平时关系极好,所以王导希望周顗在司马睿面前能为琅琊王氏说点好话。
但不知道周顗没有听到还是故意装作没有听到,总之他目不斜视的、不为所动的进了宫殿。等了很久,终于见到周顗从宫中出来,竟已经醉意醺醺,王导再次上前和周顗说话,结果周顗并未搭理,而是对身边的人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周顗的态度不仅让王导很失望,更是让王导恨上了他,没想到平时关系很好,关键时候连个话都不肯说,还无视他,说出那样的话来。
实际上,王导哪里知道,周顗进宫之后就对司马睿说王导的忠诚,希望司马睿不要因为王敦而牵扯到王导身上,而司马睿也认为说的有道理,随即留下周顗在宫中喝酒。
周顗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喝酒,尤其是南渡之后,很容易喝醉,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宫中喝醉了才离开,但在宴会上,他并没有忘记继续在司马睿面前说王导的好话,虽然得到了司马睿不处置王导的承诺,但还是不放心,等到喝完回到家之后,又上表为王导求情,一门心思要救王导和王家于水火之中。
但这些事情,王导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周顗根本不搭理自,甚至连看都不看自己,这让他心中起了恨意。
周顗求情之后,司马睿就不再责怪王导,而王敦也攻进了建康城,把持朝政,在王导的阻止下,王敦并没有废了司马睿,但东晋的朝政很大程度上却由王敦说了算,他大肆诛杀朝臣,很快就轮到了和戴渊。
这两位都是当时名士,有一定的影响力,王敦开始并不想杀他们,而是希望他们能为他所用,但是两人对王敦都没有好感,自然不肯听从王敦的摆布,于是王敦就来询问王导的意见。《晋书》对此进行了很详细的记载: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
王导最开始的两次沉默是不愿意,最后的沉默则是一种默认。于是王敦就杀死了周顗和戴渊。等到后来王导整理中书省的各种资料的时候,才发现了周顗曾那样言辞恳切地为自己说话。而他做了什么呢?他默许了堂兄王敦对周顗的处置,默许了周顗的死亡结局。
想到此,他痛哭流涕,对自己的家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也就说是,王导虽然没有因为心中的恨而直接杀死周顗,但周顗的死却和王导有关系,是他默许了周顗的死亡,是他间接杀死了周顗。或许,王导余生都活在悔恨之中吧。
其实王导就是钻了牛角尖,他和周顗是很好的朋友,应该知道周顗是一个怎样的人,知道他不可能袖手旁观的,但是他偏偏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的,觉得周顗就是不肯帮自己,才有了后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