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上,虽然刘备早期缺乏谋士,但是在其占据荆州之后,谋士那是源源不断的投靠在了刘备麾下,因而在刘备麾下也是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智囊团体;但是以下这三位谋士的早逝,对刘备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来看看这三位都是谁吧。
TOP、3张松
张松是刘璋的得力部下,官至益州别驾,乃是益州的实权派人士;虽然很有才干,但是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他认为刘璋暗弱,在他手下不足以发挥自己的才能,经常叹息。就在曹操拿下荆州,刘备逃之夭夭之际,据守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惶惶不安,于是派张松担任特使,去向曹操交好。
张松这人头脑灵活,见识通达,可惜其貌不扬,个头矮,放荡不羁,看起来很不起眼。曹操刚克服荆州,志得意满,张松这模样他哪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极为冷淡,因此怀恨曹操。回到刘璋身边,适逢曹操赤壁兵败,张松便力劝刘璋和曹操绝交,和刘备结盟;名义上说是同为汉室宗族,刘璋也是深以为然。
张松引狼入室,惟恐此狼不便吞并,还手绘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报告给刘备。刘备不嫌张松丑陋,接纳了他,后来反客为主,并吞益州,取得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的资本;但就在刘备即将要占据益州之时,张松勾结刘备的事情被兄长张肃发现并告发给刘璋,张松因此被杀。
张松此人口才极佳,而且记忆力也是非常厉害,看过的书记能过目不忘,倒背如流;这样的人才,对刘备而言是相当实用的,可惜早死了。其实张松这样的能力,搁在现在,那就是标准的高考状元啊,而且前途无量,实在是可惜。
TOP、2法正
其实张松之死,对于刘备而言,损失还算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法正之死,对刘备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更严重的说,关乎了蜀汉的兴亡。法正出身名士家庭,为名士法真之孙,后与好友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善于用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了个小小的军议校尉,因而十分苦恼。
不过官至别驾的张松,却认为法正是个人才,因而与其交好;后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
在刘备占据益州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在内仍然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汉中之战,法正功不可没,可惜在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后不久,就病逝了。
刘备兵败夷陵后,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可见诸葛亮也知道,在刘备心中,他和法正的地位究竟谁更高,至少在军事上,刘备对法正的话那是言听计从的。
TOP、1庞统
庞统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庞统在年少时就非常有才华,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结果引得司马徽的惊叹,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当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而且徐庶还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这句话被刘备牢牢记在了心里。
你们以为庞统只有军事才能吗?不!庞统另一个才能比他的军事才能还要强!那就是品评人物好坏,别小看这个才能,如果让庞统担任“尚书”一类的职务的话,能极大的挖掘刘备治下的人才,这也是为何庞统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这么说来也是没错的。庞统先是在东吴做事,但是孙权却看不起庞统,后来在鲁肃的推荐下,庞统投奔了刘备。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后来庞统献上、中、下计给刘备,让其占据蜀地;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后刘备调诸葛亮等人入川,而刘备则包围雒城,庞统担心诸葛亮占据头功,于是亲自率众攻城,结果被飞箭射中而亡,实在是可惜。
以上这三人,都是当时的顶级人才,可惜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早逝,这是刘备集团的不幸;张松就不说了,但是如果法正不死,至少在荆州丢失后,刘备不会怒而伐吴,导致后来精锐尽丧,陷入了衰弱期;而如果庞统不死的话,荆州都不会丢,那才是刘备最理想的状态;只能说,天不佑蜀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