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1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学分会承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协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第五次社区康复学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近300名来自广东及全国其他省市的康复和儿科同仁参加了本次大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韦建瑞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指出未来康复应着重居家康复与社区康复发展,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教授高度赞扬了社区康复学分会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特殊时期,为推动促进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社区康复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所作的贡献,强调了社区康复在全民健康中的重要意义。
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学会社区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主任徐开寿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召开实属不易,疫情之下,所有医务人员不忘初心,携手并进,促进全民健康。
本次会议遵循防控疫情原则,大会以“万众一心战疫情,社区康复在身边”为主题,搭建了具有吸引力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了30多位康复专家,分享后疫情时代的社区康复、康复新理论、新模式、新技术等。大会设置1个主会场,神经、儿童、创伤、慢性病、骨关节和青委专场6个分会场及3个卫星会。
当日上午,会议主要围绕康复政策、发展模式、规范化医疗管理进行专题讨论。
市妇儿医疗中心徐开寿教授分享《儿童康复医疗规范化管理与改进》,强调了儿童循证康复与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与方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燕铁斌教授介绍了《社区与居家是后疫情时代康复的基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肖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杜青教授分别针对《脑发育及发展》、《儿童先心病康复管理与运动推荐》展开介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刚教授解读了《国家卫健委答全国政协关于康复发展提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于领教授讲授了《“云康复”物联网系统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在上午的卫星会中,徐开寿教授就《神经发育障碍的营养支持》、《脊髓型肌萎缩症的康复干预》,我院康复科唐红梅博士就《脑瘫高危儿的营养管理》进行了丰富精彩的分享。
分会场同样精彩
儿童与神经康复会场
主要围绕儿童康复规范化治疗、儿童社区康复的推广与实施展开讨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常燕群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兰月教授分别介绍了tDCS与TMS技术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金玲副教授、郑韵老师分别介绍了《肉毒毒素治疗脑瘫的病例分享与随访》、《婴儿头颅畸形的评估与治疗》;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吴卫红教授、湖南省儿童医院胡继红教授分享了儿童认知与语言功能障碍的规范化评估与治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少玲教授分享了《肌骨超声在康复中的应用与实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明晖教授讲授了《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最新进展》;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张玉琼教授介绍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在社区及基层及妇幼保健院系统的推广及应用》。
慢性病与骨关节分会场
主要围绕社区康复中不同疾病的管理与发展进行讨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何璐副教授提出《NICU环境下高危新生儿的喂养康复管理方案》,完善了高危儿系统康复治疗及管理的体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邝志强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詹鸿锐博士阐述了疫情之下社区康复的管理方法;汕头市中心医院赵仲和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曾运红教授、广州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尹伦辉教授分别探讨了社区康复中如何应对老年性疾病、睡眠障碍及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徐武华教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蔡丽莉老师介绍了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在社区康复中的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青年委员专场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唐红梅博士分享了《CIMT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正茂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朱小霞老师、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李文立副教授分别总结分享了脑卒中后姿势及肩痛处理策略,以及脑卒中后的社区康复模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郑海清教授分享了新冠肺炎的康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冷雁老师详细介绍了吞咽相关评估及间歇经口置管技术。
除了精彩的专题分享,会议还设立了优秀论文汇报环节。评审专家遴选11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发言,展现青年医务人员奋发积极的科研态度与能力。
此次学术会议为康复、儿科医务人员及基层社区卫生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及学习平台。最后,本次会议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审核: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