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黄埔一期和四期出人才 为什么黄埔一期打不过黄埔四期四期

2020-07-22知识8

为什么黄埔一期生就是打不过四期生 但此时的东北战局一2113日三变,日5261趋恶化。无计可施的蒋介石只好4102让正在养病的杜聿明赶往东北1653再当“救火队长”。但此时的林彪已非昔日血战四平街时可比。结果,辽西一战廖耀湘几十万大军片甲不留,全军覆没。杜聿明含恨将东进兵团的12个师从葫芦岛乘船撤回关内。回首东望,蒋介石的质问再次浮现脑海中:为什么林彪能打游击,就地筹粮筹饷,而你就不行?你们都是黄埔生,可你是一期的,他只是四期的,为什么一期的却打不过四期的?至此,1946年-1948年,败在林彪手下的黄埔校友摞成了一堆,仅黄埔一期的大师兄就有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侯镜如四人。更有阙汉骞、潘裕昆、刘玉章、向凤武、沈向奎一干四期同窗,至于郑庭笈(黄埔五期)、廖耀湘(黄埔六期)、刘云翰(黄埔七期)这些小师弟更不在话下。这场在东北大地上展开的黄埔同学会成就了林彪和东野的赫赫威名。黄埔军校哪一期学生最厉害? 民国有两个特殊的学校,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两个学校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文的你们猜~武的就是号称一半人打另一半人的黄埔军校。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军队的中流砥柱,这些人投身革命,不为钱,不为名,只为天下人谋永福。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年轻人,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要说哪一期最厉害,这个很难比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很难比较。这里用他们的军衔大小做一些对比,数据参照开国元帅、大将、上将、还有国民党的一二级上将。黄埔一期:十大元帅:徐向前,十大将军:陈赓开国上将:周士第,陈明仁一级上将:桂永清,王叔铭,黄杰,胡宗南,陈大庆二级上将:刘戡,罗奇,袁守谦,袁朴三期:一级上将:刘安祺二级上将:石觉四期:十大元帅:林彪开国上将:萧克一级上将:高魁元,刘玉章,胡琏二级上将:罗列,徐焕升,罗又伦五期:十大将军:许光达开国上将:张宗逊,杨志诚,宋时轮一级上将:彭孟缉二级上将:唐守治,陈有维六期:十大将军:罗瑞卿开国上将:郭天民,陈伯钧二级上将:刘国运,魏崇良后面有几期虽然也有人才,但是这几期没法比,就没有列。从数据上看受衔的等级。请问黄埔一期生是那年毕业的,黄埔四期生呢? 黄埔军校位于山恋起伏,四面环水的黄埔区长洲岛。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培养军事干部创办的。黄埔军校哪一期名将最多? 黄埔军校一期和四期名将最多。将星如云。战神韩信之称的林彪,国民党天下第一师74师张灵浦,沉着干练的徐向前元帅。最厉害的当属国民党不败将军胡涟,是解放军的克星,解放。黄埔四期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么? 黄埔四期确实名将如云,但最强的一个一定是林彪。林彪本名林育蓉,湖北黄冈人。林总年少时即受两个哥哥林育英(即张浩)、林育南的影响投身革命。1923年,年仅16岁的林总加入共青团,投身大革命的浪潮。1925年,林总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进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可以说他出身于根红苗正的北伐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爆发,林总以铁四军25师73团(团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一名排长的身份参加起义,随后随朱老总进入井冈山。这时候的他只是一名连长。上井冈山后林总因为出色的军事能力被毛主席发掘,一年时间就升为纵队司令(相当于师长),堪称火箭蹿升。1930年,在红四军军长曾士峨牺牲后,林总升任军长,1932年,升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成为我军最高级将领之一。红军期间林总战功赫赫,他指挥的龙冈伏击战、草台岗伏击战都是经典战例,被蒋介石称为战争魔鬼。抗战时林总担任115师师长,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林总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在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陈诚、卫立煌等人的博弈中笑到最后。随后林总率四野百万大军入关,取得平津战役胜利。之后林总“青锋一指下南冥”,率军一路势如破竹,从东北苦寒之地打到海南岛亚热带,是。黄埔四期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么? 不请自来:黄埔四期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将领,最著名的就是林彪元帅。其他的如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也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立下赫赫战功。我现在要说的这位,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卓越的指挥才能。并不比上述这些人逊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赵尚志曾经带领30多名骑兵弟兄,接连攻克了日军盘踞的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这等威风,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望尘莫及。日本人恨他入骨,悬赏上一万大洋,声称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人肉一两银,并在报纸上慨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赵尚志可能是中共将领中,消灭日本人最多的,据日本军史记载,仅1936年上半年,就有1900多名日军倒在赵尚志领导的第三军枪口下。而国粉津津乐道的第三次长沙战役,日军战报通告阵亡1600多人(国军战报,消灭日军5万多人)。杨靖宇虽然出名,但他杀得更多的是汉奸。1942年赵尚志因汉奸出卖,壮烈牺牲,日军将其头颅割下,运送到长春,然后将尸身丢弃在松花江里。附赵尚志比《满江红》一首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黄埔四期里面的人都很厉害么? 在中国近代史上,黄埔军校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名字,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军事院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创立以来,黄埔军校秉承先总理中山先生“创造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的宗旨,在北伐,抗战上都能看到黄埔师生的身影。黄埔军校在大陆的23期毕业生中,黄埔一期和黄埔四期又成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后人讨论起黄埔军校总不会忘记提起这两届学子,的确黄埔一期走出了徐向前,陈赓,杜聿明,范汉杰,桂永清等人,他们有的是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有的是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开国将领。黄埔四期则走出了林彪,胡琏,谢晋元,张灵甫等优秀将领,在有些人眼里黄埔四期由于出了一个林彪,所以风头更胜黄埔一期。但我觉得黄埔四期和黄埔一期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因为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虽然还有胡琏,张灵甫等但无法和黄埔一期产生那么多优秀将领相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苏联人的帮助下成立的,后来虽然因为信念不同,国共两党分道扬镳,但是国难当头之际,在。为什么黄埔一期和四期出人才 黄埔一期和四期确实是人才辈出究其原因有下列几点1、创办初期,报考人数众多,学员是优中选优。学员不为名利,有抱负、有理想。2、黄埔前6期是国共合作,国共众多优秀将领在黄埔任教,苏联也派出许多教官。国共分裂后,黄埔教官队伍素质骤降,特别是原来主要由共产党人负责的政治思想教育一块,几乎损失了全部教官。老蒋在台湾反省失败原因时,就承认这是重要因素:政治思想教育的缺失,导致军官没有理想信仰,政工干部对于军事主官的监督、制衡作用完全丧失使得军事主官成为新军阀、土皇帝,贪污腐化,无人监管。3、黄埔前几期,国家动乱,学生军不断参加战斗:镇压商团叛乱、东征、北伐等等,学生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磨砺,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4、黄埔前几期,黄埔校长是老蒋的主要职务,老蒋下心血培养心腹,对于这几期的学生有感情,日后提携、晋升更是优待。此后各期,老蒋纯粹是挂名校长,偶尔发表场演说,出席礼仪性活动而已5、国民革命军创立之初,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军官稀少,因此前几期学生毕业后能获得较好的职位,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

#抗日战争#历史#徐向前#林彪#黄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