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礼制国君五月而葬,但晋国从哪位国君开始,都是三月而 天子七月而葬 同轨而至

2020-11-25知识6

礼制国君五月而葬,但晋国从哪位国君开始,都是三月而 《礼记·王制》:天子七2113日而殡,七月而葬。诸5261侯五日而葬。大夫,士4102,庶人1653,三日 而殡,三月而葬。《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礼记·礼器》: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音同煞,意为棺饰);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可见,天子自死后过了七个月下葬,诸侯五个月,大夫三个月。提前或延后都是不合礼制的。且天子和诸侯死后,其分封的诸侯或者同盟的诸侯要来吊唁。春秋时晋国是诸侯伯长,行诸侯礼。晋国国君丧礼违礼也有记载。文公六年八月乙亥,晋侯欢卒。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这是三月而葬。襄公十五年十一月,晋侯周卒,十六年正月“葬晋悼公”。杜预注曰:“逾月而葬速”。从死月到葬月期间只有一个月。昭公十年: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获帅师伐莒。戊子,晋侯彪卒。九月叔孙若如晋,葬晋平公。昭公十六年: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冬十月,葬晋昭公。昭公三十年:“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秋八月,葬晋顷公”。也是过了三月而葬,是为“不怀”,这是不合礼制的。以《左传》记载来看,春秋时期诸侯下葬,不少是死后三个。

礼制国君五月而葬,但晋国从哪位国君开始,都是三月而 天子七月而葬 同轨而至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 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 秋七月,周王派遣宰咺来馈送助惠公、仲子丧事的财物。来得晚了,并且仲子还没有去世,所以《春秋》直写宰咺的名字。天子死后过七个月下葬,所有的诸侯参加葬礼;大夫死后三。

礼制国君五月而葬,但晋国从哪位国君开始,都是三月而 天子七月而葬 同轨而至

求“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的意思和出处。 是汉相萧何提出的。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后回到长安,发现。

礼制国君五月而葬,但晋国从哪位国君开始,都是三月而 天子七月而葬 同轨而至

为何古代显贵过世后有停尸数月方可下葬的规定? 《周礼》规定,凡丧礼必须用冰;礼记有更详细的规定:「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并瓦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