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是电动不是网联,车企们为何开始扎堆做同一件事?

2020-11-25新闻7

每个不同的年份,总会有一批人出来做同一件事,做的人越来越多,这就变成了新的趋势。尤其这几年,世界变得越来越快,中国的应用落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是实打实的结论,并非是某种概念性的定义。

几年前,先是SUV爆起,一火火到现在,甚至快要颠覆不少人的想象,SUV的市场份额已经无限接近轿车市场的份额;

再近点,新能源火了起来,一波波企业加入新能源汽车战局,还有这几年的新四化,车联网、智能驾驶等等。

而且,尤其有趣的一点是,对于汽车产业的业内人来说,这种新趋势都会比较集中的出现在广州车展这个节点上。

2020年的扎堆,却不是新能源

仔细来看2020广州车展,有很多超出预期,但不能掩盖一些低于预期的点。超出预期在于,本以为距离北京车展只过去了1个多月,车企手里的重磅车型牌不够打,广州车展的新车会像前几年那么无趣,更偏向于销售大会。

但,宝马直接扔出了一串大牌,长安扔出了UNI-K,比亚迪、长城、奔驰、奥迪等等,大家都带来了还不错的车型表现。

低于预期在于,本以为的事情没有发生。一些传统的重磅新车跳票就不多说了,如果你仔细看过前几年的广州车展,这都是常规操作,比如日产可能带来的全新奇骏、比如特斯拉可能带来的国产特斯拉Model Y等等。

低于预期的点在于,本以为的大量重磅新能源车型,也还就那样,没有想象中的爆。大众带来的是前几天刚发布的ID.系列,现场的热度甚至没有没什么新车的特斯拉高。本田带来的是XN-V的升级版本,广汽丰田带来的是集团产品,日产的重磅Ariya要到2021年等等。唯一的新能源汽车亮点,落到了小鹏P7的剪刀门版本身上,本质上也不是特别炸的产品。智能网联也是差不多,智能驾驶是小鹏P7的NGP工程版提前亮相让人动心,但其他的不多,至于新四化里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共享化。在2020广州车展里,依然是个难题。

不过,今年的共同趋势还是有,这个话题叫"共创"。

很多车企都在玩,但背后还有故事

怎么理解共创这个词呢?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车企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沟通,有深有浅。浅层沟通可以是,买车的人你们想要什么,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定制、选装甚至是专属,当然这大概率需要你掏钱买单;

再进阶一些是,如果你觉得一辆车还不错,并且有兴趣去买,那汽车厂家给出了一个窗口,能与之沟通并进行很多观点上的交锋。玩的再大一点,还有对手之间的共创,比如几何汽车和小鹏汽车这次就牵起了手。这就直接给消费者们带来一种主人翁精神,对这个品牌和车型的黏性越来越深。

先不说传统工业上的效率、性价比、成本、决策、经销商销售服务体系等等一系列面对共创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至少共创这件事的深层次思维很有趣,而且只要你玩的足够深入,思考的足够亮眼,那未来的期待程度极高。

蔚来汽车目前身上就带有比较不错这样的趋势,它的股价也直观的反应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度。

这一次广州车展,共创概念的突出者有长城汽车旗下的近乎全部新产品还有新势力小鹏汽车,而且因为在北京车展甚至北京车展之前它已经提出并进行了布局,如今跑的比其他车企要更快很多。长安UNI-K的推出背后也有这样的考虑,还有长安马自达的悦马星空"用户共创计划、广汽蔚来等等。

眼见得,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了关于"共创"的思考,这背后的本质是它们想抓住未来它们想把车卖给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心中最核心的新需求、新诉求。

写在最后: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有正反面,没有绝对好的事物也没有绝对差的事物。共创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在这几年的互联网智能时代里逐渐成长,车企们想要将之应用需要解决传统体系中的很多问题,甚至是需要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且,现实还有,你会发现传统车企之中这一次广州车展有共创概念的,只有1-2个。合资企业们近乎还是按照自己的调研-思考-试制-路试-推出这种流程来行进。

并不是说它们不想思考,而是掺杂了全环节改变、成本优化、突破体系等问题之后,它们不好改变。另外还有一点,是思维上的博弈。

特斯拉、奔驰、大众、丰田等,按照如今的思维方式就能在市场里占据优势,甚至未来一段时间依托着自己的技术储备、品牌影响力等还可以不去考虑共创这件事。

不过,好在,在传统车企里最喜欢创新的宝马和本田身上,这种共创的概念开始悄悄的生长了起来,只不过没有像中国品牌那么大张旗鼓的说出来。

所以,接下来的事儿,应该越来越有趣了。

#31-50万#纯电动#宝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