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中,都会遇到烦恼和困扰。如何跨过这些“难关”,是“长大成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这一代的学生们又将面临更多挑战,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课题。东方网记者日前走进了中小学校园,了解同学们当下的真实烦恼,也和心理教育专家探讨了“解忧之道”。
图源网络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1月25日报道:都说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高中生是最接近大人的“孩子”,他们即将步入成年,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但本身又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该如何帮助高中生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树立乐观向上的三观,让他们能在成年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呢?
“青春正好”的高中三年,烦恼各不同
今年的高一新生可能是“最难”的一届。与高考不同,他们在疫情下经历了没有延期的中考,又面临着升入高中后的适应期。“特别是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学生平时都要住在寝室里。那么对学生来说,日常就比较容易在人际关系的相处上发生矛盾。”在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处处长顾敏霞老师接受采访时透露,“比如说同学的时间观念不一致,或者是生活习惯上的不一致,就会发生一些摩擦。”
虽然住校可能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但对学生而言,更多的其实是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龄相对偏小,高中阶段是为大学住宿生活打好基础的最好机会。“而且我们有三年时间可以让学生去适应,如果一开始调整不过来,可以先试着走读一段时间来缓解。”顾老师介绍,度过三年住校生活的上大附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不仅都能很好地适应寄宿生活,并且也充满闯劲,“他敢于去填报外地的优秀院校。”
高一的学生主要面临的是适应性问题,而到了高二,情感问题成为了心理老师最常接待的咨询“热门”。上大附中心理老师张亮超告诉记者,“高二年级的男生找心理老师聊感情问题的比较多。”当下的高中生家长大多是“70后”人群,年龄普遍在四、五十岁阶段。作为看着《十六岁的花季》长大的一代,他们对待孩子的青春期恋情态度也更加开明。而十六、七岁的学生因为失恋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在校园里也不再是“稀罕事”。大家愿意直面问题,让青春期的烦恼不再“羞于启齿”,而是主动去找到排解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令人高兴的积极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
高三学生的困扰则主要集中在高考压力和填报志愿上。“很多高三学生会来跟我讲,父母不理解他。”张老师透露,在选择专业方向时,高三学生很容易就会遇到自己和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况。“父母考虑的点和孩子考虑的点不一样,父母可能更多关注将来的升学途径、就业途径,包括院校所在地等等,家长都会考虑在内。但孩子不是这样,他们考虑的可能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爱好、我能不能读下去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情况,顾老师介绍,学校首先是通过家长学校来和家长进行沟通,“我们高三开家长会的频次要比高一高二更多。”第二是对学生开展生涯辅导,“包括心理课上也会有一个生涯指导。”但学校并不会干涉学生最后的选择,只是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帮助,决定权终究在同学们手中,“我们把问题和后续都帮他们阐明以后,让他们自己去抉择。”
当“青春期”遇见“更年期”,家长怎样做?
“青春期的孩子有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也需要异性交往,这种需求是正常表现。”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蔡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恋爱起始年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对情感的处理也不成熟,所以会形成高中生所特有的‘恋爱’关系,需要老师、家长引导孩子正确的恋爱观。”
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提出爱情三要素:亲密、激情和承诺,也就是心理上、生理上和社会责任同时具备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高中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社会责任,因为自己没有经济收入,也无法承诺未来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则明确提出,青春期的首要任务是“自我认同”,需要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我是谁,我的优势、不足、能力、缺点,我的未来方向……并且悦纳我自己的一切。在这个基础上,下一阶段才进入“亲密感”的阶段。“我们要教会高中生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能力。”蔡丹表示,“通过各种技巧,调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当遇到情绪困扰,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调节过来,把精力放到更适合的任务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成熟的标志。”
一说到高三学生因为填报志愿和家长产生矛盾,蔡丹将其形容为“学生生涯规划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蔡丹表示:“其实家长并不能准确判断专业、职业和未来的方向,甚至收入。”因此,他并不建议家长和子女讨论志愿方向时用目前的情况推测未来的情况。“世界变化太快了,去年谁知道今年会发生疫情,全球经济会受到冲击?”
当然,高中生在做最后“抉择”时也必须做足功课。“要多了解所要填报的专业究竟是学什么,有哪些课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蔡丹提议,现在网络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大量的慕课(MOOC),同学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看到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从中多了解一些信息,也有助于选择以后的求学方向。“如果孩子真的有明确的兴趣,这是好事,深入了解这个兴趣和专业,有助于孩子大学期间更加投入。”蔡丹指出,“家长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如果有兴趣钻研某个专业,未来前途无量。”
采访中,蔡丹还以自己的大学经历举例。“我20年前高考填报心理学专业,父母都不理解这是什么专业,也根本考虑不了未来可以做什么。但我就是喜欢,因此我愿意长期投入,事实证明这个兴趣是稳定让自己钻研的动力。幸好,父母没有反对,这种支持反而让我有更大的动力。”
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蔡丹透露曾看过很多案例,父母会很用心地帮助孩子设计好专业、职业、甚至出国的学校,但孩子未必领情。“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自己有想法,自己做主。父母安排的,孩子一定不要,结果爸妈很着急,觉得大人的眼光和视角更远一些,生怕孩子吃亏,”蔡丹表示,“事实上,父母多虑了,孩子的未来一定是掌控在他自己手里的。”
创造良好的人格成长环境,家校共携手
在上大附中,学校以“人人皆可资优”为培养理念,将培养多元人才作为终极目标。人格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根源,学校把资优生的心理发展作为资优生教育的首要问题来看待,以积极人格培养为核心,带动学生其他素质发展。
根据高中生的特点,上大附中将学生人格成长环境分为四类:自我生态圈、学校生态圈、家庭生态圈和社会生态圈。自我生态圈决定了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构建方式,学校、家庭、社会生态圈则囊括了学生人格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生态圈、学校生态圈和社会生态圈有助于促进自我生态圈的发展,最终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自我生态圈的发展又可以反作用于家庭生态圈、学校生态圈和社会生态圈,使人格成长得到螺旋式上升。
学校通过五种途径来构建有助于人格成长的环境。第一是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为基本阵地,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第二是以家校互助沙龙等形式为引导,建立积极的家庭互动方式。第三是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切入点,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方式。上大附中十分注重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强调减少单一的单方面灌输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沟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优化的课堂教育环境。
第四是以校园氛围营造为抓手,建立积极的同伴互动方式。每年心理活动月,学校都会集中开展如“生命履带”、“放松圈”等大型团体辅导活动。同时,学校设立心理兴趣团体,通过心理广播、心理小报和学生寝室格言传播积极正向的心理能量,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第五是以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体验为立足点,建立积极的社会互动方式,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以及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开设的生涯体验课程能够给予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体验中与社会进行良好互动,增强良好的联结感,形成积极的社会生态圈。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甚至在有些方面,比如记忆力、反应速度上超过成年人。”蔡丹强调,要在这一时期帮助青少年需要树立良好的品格,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首先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尊重孩子这种变化,不能用看管孩子的方式继续给孩子约束,否则会强烈反弹,引起较大的亲子冲突,给与适当空间。对孩子有恰当的期待,不要只关注孩子学习,一个健康的孩子,需要认知、情绪、人格都良好发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父母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这个爱好跟学习成绩没关系,也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其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之间的影响对青少年成长发展非常重要,甚至有些孩子会把同伴关系看得比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更重要。”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健康交友,鼓励同学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同探究,“例如鼓励孩子和同学一起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在消耗更多精力的同时,也能强健身体。”
第三要创设丰富的学校环境。蔡丹指出,老师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并非每个孩子都可以考出优异的成绩,但每个孩子一定会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校长对老师的评价、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要更多元、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