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在推进清廉金华建设的实践中,金华市纪委市监委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净化政治生态摆在首位,精准有力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大数据平台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市里刚布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我们就在‘净鉴’平台中收到了区委主要领导和相关分管区领导层层部署落实的工作任务。”金华市婺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按照领导要求我们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意见,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同时利用平台的‘云记录’功能按实记录工作落实情况。”
“上级的工作部署在第一时间落实,执行情况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我们派驻纪检监察组也利用平台在第一时间开展监督,扎实推动了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地。”婺城区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组长说。
图为婺城区纪委区监委工作人员运用净化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廉动令”实现指令发布、跟踪、落实等功能。陈雯 摄
这是婺城区通过净化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制度执行,抓决策落实,抓责任到位,抓权力运行。”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婺城区纪委区监委始终坚持把政治监督作为根本职责进一步做实做细。”
自2019年以来,婺城区纪委区监委着力将政治建设落细落实,以持续净化涵养政治生态为落脚点,探索建立了净化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把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多个方面情况纳入系统,形成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41个,四级指标120个,数据监测采集点202个。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监测点数据运算转化为数字化报告,并以区域热力图、部门柱状图等形式动态呈现。
平台试运行以来,采集16家职能部门和全区69家单位数据10337条,生成数字化体检报告207份,使政治监督“碎片化”转向“系统化”。同时,平台的“体检结果”与巡察结果、职能和监督部门评价高度契合,有效提高了政治监督的精准度和全面性。
平台具有红、橙、黄三级实时智能预警功能,通过大数据技术靶定薄弱环节,使得政治监督既不泛化失焦、又不缺位越位。目前,已经发出预警信息132个,发现并纠正苗头性问题169个,其中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7个方面的重大问题15个,推动完善制度38项。
图为婺城区纪委区监委工作人员依托净化政治生态大数据平台“区域热力图”研判政治生态状况,使基层政治生态“看得见”“摸得清”“护得住”。陈雯 摄
“落实政治监督,就是要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责任‘四责’一贯到底,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让知责明责更清晰,履责尽责更到位,督责问责更有力。” 婺城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该区共发布“廉动令”142条,推动解决问题123个,“四责”相关单位和领导参与率100%。区领导对乡镇街道和部门班子成员运用“第一种形态”109人次,有效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切实让政治监督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
护航营商环境招招务实
“经过检查,你们公司的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各项措施都符合相关规定,我们今后会减少对你公司的检查频率……”近日,义乌市事中事后监管中心的联合执法人员通过该市“一网通管”平台随机抽取企业开展检查,浙江黛维丝实业有限公司是这次检查对象之一。在现场,执法人员按照系统生成的表单,逐一对照检查,现场拍照取证,由经营业主和执法人员分别签名确认,数据实时上传至掌上执法系统。
“你们的执法真是又便民又高效又透明。”黛维丝公司董事长吕国平忍不住点赞,“过去由于涉及的监管部门多,检查标准不统一,导致我们无所适从、疲于应付。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会有了。”
这种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施的联合监管模式,正是义乌市优化营商环境“六个一”改革工程的内容之一。去年以来,为打造“干部干事不受礼、群众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义乌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以办事“一次不跑”、需求“一号响应”、监管“一网通管”、政策“一次到位”、信用“一网通享”、服务“一生相伴”为内容的“六个一”工程,推动政府数字化、办事便利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办事群众在义乌行政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网上申报营业执照。义乌市纪委市监委供图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该市纪委市监委立足职能,积极做好牵头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督促职能部门对审批、监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优化流程,倒逼履职,推动改革加速落地;设立“跑一次没办成”线上线下专窗,接受群众反映,推动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不仅如此,市纪委市监委还出台专门意见,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疏络清淤”行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程监督保障机制、营商环境问题线索限时办结制度等八项举措,并持续开展“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专项治理。累计查处“干事受礼”案件30起48人,党纪政务处分34人,诫勉6人,辞退9人,其中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以智治加专治,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该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专项治理的深入,各项改革的推进,“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正日益成为义乌党员干部群众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成为义乌城市的鲜明特征和响亮品牌。
“清廉村居”推进基层善治
近日,在永康市花街镇倪宅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出纳倪笑华打开“三资”智慧监管系统,扫描上传了一笔6790元的村消防车大保养费用转账支出。十来分钟后,该村村监委会主任、村两委、三资管理中心代理会计等先后完成了该笔支出的审批和审核确认,一笔村集体的开支走完流程。
这是永康市依靠科技手段,创新打造“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建立村、镇、市三级农村集体“三资”数据实时联网监督机制。该系统以过程可控、全程留痕、实时监管为目标,开通线上审批、风险预警、“T 1”公开、便民代办等功能,不断提升村级财务数字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永康市纪委市监委紧盯基层治理中群众最关注的“权、钱、事”三大要素,以“四全举措”为基础,推陈出新,通过“三资”智慧监管、小微工程招投标改革、“一套标准体系”等举措,不断助推清廉村居建设提档升级。
图为永康市江南街道园周村村民在家中通过互动电视终端查询该村某工程款原始票据情况。王晖 摄
同时,在实现纸质公开栏和“绿窗”互动电视“双公开”的基础上,永康全面推广“三资”智慧监管系统手机APP“掌上公开”模式,村民动动手指就能实时查询本村“三资”交易的事前民主决策、事后合同信息等情况,实现“过程结果”全公开。目前,全市共有22个行政村试点上线,安装手机APP村干部110人,线上完成支付审批389笔,支出金额354.85万元,预警报账材料不全等问题13个。
为进一步破解村级监督难题,永康市纪委市监委在乡镇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作为乡镇监察办公室力量的有益补充,强化对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三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的监管,切实规范村级小微权力。
“得益于应益自然村的监察信息员及时反映情况,我们仅用19天就完成了对该村出纳涉嫌挪用村集体资金情况的初核工作,目前已对其予以党纪立案。”城西新区纪工委书记吴卓绛说。
图为永康市花街镇倪宅村村民扫码查看村居“三务”和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胡思瑶 摄
目前,全市16个乡镇(街道)424个村(社)的1312名监察工作联络站工作成员已全体上岗,标志着全市实现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全覆盖。通过监察信息员广泛收集廉情信息,把自上而下的专责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相结合,切实发挥监察工作联络站“前哨”和“探头”作用,实现零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监督,以“小支点”撬动“大监督”,让监督从“有”到“优”,真正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