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回忆乡村任教

2020-11-24新闻5

1978年7月,高考落榜后,接着参加全县民办教师招考,刘渡初级中学校长蒋克新告诉我,考上了民办教师,考试成绩襄安区第一名,心情无比激动。

我走在乡间小道,憧憬美好未来。放眼望去,一组水乡特色的镜头映入眼帘:旭日东升,朝霞满天;层层碧波,闪烁光芒;晨风拂动芦苇,绿荷轻托莲花,鸟儿点水飞过……

分配在刘渡南河学校,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教初中一年级语文。这所学校是我启蒙学校,我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神圣岗位。

当时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毅力的描述:“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取代毅力。能力无法取代毅力,世界上最常见的有能力的失败者;天才无法取代毅力,失败的天才司空见惯;教育也无法取代毅力,世界上充满具有高深学识的被淘汰。决心加上毅力,就能无往而不胜。”看过后,深受启发。我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社会关系都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强毅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段精辟的论述,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我很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职业,没有任何“后门”可走,只有通过考试才获得的作用老师资格。

为了教好语文课,广泛收集资料,精心备课,深知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要想把课教好,必须认真备课。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胸有成竹。为了锻炼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我主动要求经验丰富的资深老师听我的课,为我提建议,帮我提高教学水平,由于我博采众长,学生们还是乐意听我上课的。

我的校长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记得有一次,外面刮起大风,把教师宿舍的窗户吹得噼里啪啦,他发我火,教训我没事为什么摔窗户!当时,虽然生闷气,但还是忍气吞声。正好没过几天,部队开始征兵,我悄悄报名参军了。大约在学校教了三个月的书,尽管教书生涯时间短,但是我很怀念那段时光。

记得我在给同学们上最后一堂课时,在黑板上写了一段马克思的经典语录:“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作为临别赠言,同学们都依依不舍流着眼泪,让我感动。

在执教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所以,作为教师,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而——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只有辛勤耕耘,才能得到丰硕的果实。俗话说,一锹挖不好一口井,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急于求成,,想走捷径,企图一蹴而就,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不行的。

深知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要想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储备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道理。我翻开当年的教学笔记,浮想联翩,仅“作文写作知识”就作了七次辅导讲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