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浅谈丽江纳西族民居的建筑艺术特色

2020-11-24新闻10

纳西族人民能歌善舞,爱好艺术,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之一,历代产生过不少知名的文人、画家、专家、学者。良好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加以不闭关自守、不盲目排外,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必然对建筑艺术产生影响。

丽江纳西族民居在建筑艺术上很有特色,现概述如下。

一、朴实生动的造型

1.体型组合

丽江纳西族民居不论何种平面类型,每院三至四坊,正房所在的一坊因厦子与房间进深较大,地坪较高,故屋顶高大一些,其他各坊稍低;正房一坊又有变化,三间正房较高,两端偏房降低。外观每组民居的体型组合,纵横交替,高低错落,有机别致;若是前后院、一进两院或多进套院、多院组合,则更为丰富。

从造型轮廓上看,纵向屋脊两角起翘,当地名为“起山”(即生起);横向两坡屋顶的第二、三架檩条皆落低一些,名为“落脉”(即举折)。因“起山落脉”做法(常为“起山五寸、落脉三寸”,“起山三寸、落脉一寸”),屋顶纵横向皆形成微微的反拱曲线;此外,加上外墙墙角采用“见尺收分”的做法,渐上向里略为倾斜,这样构成每组民居建筑的整体轮廓舒展柔和而优美,颇与唐代中原建筑风格相似。

2.立面处理

丽江纳西族民居外表常见的是:石砌的勒脚,抹灰粉白的墙面(农村也有的不抹灰),有的在墙角镶贴青砖(俗称“金镶玉”),青灰色筒板瓦屋面,外观非常朴素。

它的立面最重要的体现于后墙及山墙。二层楼房的后墙面上下分段比例良好,多数上部为木围护墙,其中局部开窗;也有的土坯墙到顶,上段外面镶贴青砖。山墙的立面更为生动,山墙下段的土坯围护墙与上段的山尖两部分通常以“麻雀台”分界,打破了单调感。

山尖作法硬山、悬山不同:硬山砌体封尖,外常镶贴青砖,此种做法与大理白族民居近似,但不像大理民居在山尖处作绘画装饰,因而较为朴素;悬山则其木构架暴露在外,搏风板、蝙蝠板(即悬鱼板)钉于悬挑出山的檩条端部,山尖部分悬出较深,深厚的阴影产生虚的轻巧、活泼感,使得民居造型洒脱而生动,此种做法正是丽江纳西族民居的典型特色,外地民居并不多见。同时,上述各部比例协调,材料简朴而有对比,色调和谐而又素雅,形成了丽江纳西族民居朴实的风格。

3.室内外空间

丽江古城的街景空间和谐优美,这是由于古城中的民居结合地形与环境的布局所形成,如门前即渠、房后水巷、跨河筑楼、引水入院;又如忠义村13号一组建筑丰富而有韵律的外景空间及新华街87号一组建筑起伏而有变化的内院空间等等。这些正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本身在空间处理上的独到之处。

丽江纳西族人民喜爱户外活动,也素爱花草,因此“家家有院、户户有花”。四周两层或部分一层房屋合围的室外天井空间适度,千姿百态的花卉、盆景点缀其间,有的还将院外宅旁的潺潺泉水引入院内,形成环境舒适而幽静的自家天地,许多庭院的花草经营也颇具匠心。正如有的民居门联所书:“尝心乐事家家院,悦目芬艳处处花”。

不过,丽江纳西族民居对于室内空间,除中间堂屋外一般不甚讲究,特别是农村民居楼层全部用作仓库,空间既未能充分利用,也显杂乱。

二、精美雅致的装修

1.门楼

门楼是丽江纳西族民居的装饰重点,通常有两种设置方式:一是设有大门及二道门,大门的门楼在一漏角天井外独立设置;二是不设二道门,门楼多附山墙或后墙而设,偏于一端,忌设正中,多朝东或南向,取“紫气东来”、“彩云南现”等吉祥之意。在城镇中也有因临街的影响个别朝西或朝北,如七一街八一路46号赖宅;而在农村则宁可牺牲用地、多走弯路亦不改东、南向之习俗。门洞宽一般1.8米至2.1米,高2.6米至3米,具有与人亲近的尺度感,符合居住建筑的特征。

门楼形式有砖拱、木过梁平拱及木构架式三种,以砖拱式最多。砖拱式门楼多半作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滴水牌楼形式,筒板瓦顶用砖层层挑檐,端部起翘;门洞边框的墙柱一般用砖缝整齐的青砖镶面,檐下及门洞边的砖常饰有颇为精美的线脚,有的还局部镶以带花纹图案的大理石块。木过梁平拱式门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以木过梁承托、外包薄砖组成三滴水牌楼,也有简易的附墙单坡屋面木构架式门楼,屋顶多为一滴水的双坡屋面(悬山、庑殿、歇山皆有),檐下用多层花板、花罩装修。门楼造型生动,细部丰富,它与整个民居简朴的立面对比鲜明,重点突出。

2.照壁

照壁在丽江纳西族民居中用于多处,其中以三坊一照壁正房所对的天井照壁为重点。石砌勒脚、粉白的照壁、砖瓦的檐顶三段匀称的比例及紧靠照壁的花台,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照壁顶部有一滴水与三滴水两种形式,它与其他各坊屋顶取得了和谐统一的效果。檐部的砖砌线脚自然大方,有的线脚砖上还绘有黑白花饰的素画,讲究的还镶以大理石,显得素雅秀丽。

厦子因是丽江纳西族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家人或客人经常在厦子上起居活动,因而两端的照壁也常作重点装修。由于厦子的照壁与人较近,尺度较小,通常只在墙面上镶装一块长方、圆、八角等形状的花纹别致的大理石,边框作精彩的木雕或砖琢线脚,很值得观赏、玩味。

3.铺地

天井是丽江纳西族民居平面构图的中心,其铺地通常用块石、瓦碴、卵石等简易材料,按民间风俗铺砌成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四蝠闹寿”、“麒麟望月”、“鹭鸶踩莲”、“八仙过海”等,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因天井近似方形,故铺砌的图案多有向心性。

厦子的铺地同样用大方砖、六角砖、八角砖等与卵石、瓦碴间隔组砌,但因不是方形,故不强调向心性,一般也不再作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以避免与天井铺地重复,通常组成很有韵律感的几何图案,装饰趣味很浓。它与厦子两端的照壁及房间木门窗槅扇的雕饰相呼应,构成很有吸引力的半开敞活动空间。

4.门窗槅扇

无论哪一坊房屋底层明间面对天井的一面,在两侧抱柱坊之间多为三组六扇雕饰精细的槅扇门,它是丽江纳西族民居中细木作的精华所在。每扇木门槅扇的框料通常组成五个框,上、中、下三个高约四寸的小框及其间隔的两个大框。下部大框中多填以“一块玉”的门肚板,其上雕以简洁的线条及图案;上部的大框内则多填以一块木雕艺术品,它是木雕装饰的重点。六扇槅扇门上的木雕有的雕以图案形花格;有的在图案中雕以治家格言;更多的是作成多层透露的漏雕——底层为“卐”字穿花图案,面层雕以栩栩如生的象征吉祥的鸟禽动物、四季花卉、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其别致的构图组合,高超的雕刻技艺令人赞赏不已。后一种漏雕有些花饰与大理白族民居一致,可能从大理、剑川等地传来;但也有一些花饰为白族民居所不见,据传是根据纳西族近代画家周霖的手笔所雕。

除了上述填以一块固定的木雕艺术品外,尚有另一种做法,即在上部大框内安装一块可升降的木板(在门扇边框上设槽与销钉)以调节室内采光与通风,同时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的需要可装可卸,板上绘以国画或书法,称为“美女窗”,更好地考虑了功能与艺术的结合。

每一坊次间两个房间面对天井的一面,为采光需要,上部各有一扇木花窗槅扇,形状或圆或方,雕以精细的图案,常见的有梅花窗、菊花窗、象眼窗、古钱窗、绣球窗、“卐”字窗、冰裂窗以及“兔啣仙草”等花饰近百种,类型丰富,做工精细;较近代的民居窗中间还镶以透明的玻璃。

5.梁枋等木装修

木构架外露部分常作艺术处理:将支承子桁的大过梁或厦承的梁头雕琢成兽头(俗称“狮子头”);在承受荷载较大的厦承下部加一“穿枋”,穿枋常用漏雕、浮雕等手法装修;也有把正房厦子外的子桁挂加工成花罩等等。所有这些雕饰部分做得都很精细,因而使粗笨的木构架产生了秀丽感。

丽江纳西族民居在木构架外露部分,尤其在厦子中所见的梁坊、柱头部位,少量的亦施以彩画(多出现在富家大户的宅第),不过这些彩画图案一般较为简朴,多以蓝、绿色为主;也有不少仅施以黑、白、灰三色构成的素画,色调素朴,与民居的格调取得和谐的效果。

6.其他装修

冲天蛮楼构架的楼层也有厦子,其前檐围护栏杆在天井中也是很醒目的装饰构件。此种栏杆皆用木制,加工成竹节形、花瓶形、波纹形等竖向构件安装而成;有些在明间还挑出做成“美人靠”,以供休息。

前檐柱下的柱础既有防潮、防溅雨的功能作用,也是一种加强檐柱稳定感的装饰构件,皆用石料细琢加工而成,由底盘石及柱础石两个构件组成。柱础石以扁圆鼓形为最常见(也有的在扁圆鼓表面雕以卷草卷花图案或琢成桔瓣形)。对于没有重檐、飘雨较大的冲天蛮楼,柱础做得更高(约为60厘米),这时常做成腰鼓形、瓶形、多棱柱形等。柱础与人的距离很近,因此在其雕琢上也颇下功夫。

此外在石砌勒脚、檐口、屋脊等石作、瓦作,以及天花、顺墙板等木作上,丽江纳西族民居也各有其讲究之处,不再一一赘述。

丽江纳西族民居的室内陈设比较集中地体现于正房的中间堂屋,这里通常设有檀木桌椅、案桌、床等,家具木料讲究、做工精细,形式古朴雅致。

总之,丽江纳西族民居的装修不论是门楼、照壁、铺地、门窗槅扇以及梁枋等木装修或其他石作、瓦作装修,都非常讲究,丰富而不华丽,精美而不繁琐,既朴实,又雅致,具有丽江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装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