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昌化江入海口的前世今生

2020-11-24新闻19

当代昌化江主流出海口。 何以端 制图

文\本刊特约撰稿 何以端

海南第二大河昌化江被誉为拥有“最美出海口”,出海主流在哪里?不少资料称“经昌化港入海”。然而,昌化港虽是县内第一大港,本来也是昌化江的主出海口,但在500年前已湮塞,与昌化江却绝缘了。

“崔公河”是古昌化县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它在哪里?它曾引昌化江水入昌化港盲河道,缓解明清昌化城的咸卤之苦,功绩不小。然而清中期后,崔公河已悄然退隐。

明清间,昌化江曾发生三次惊心动魄的改道,后来居上的主出海口,却连名字都还没有,只能在人们口头附丽于昌化港。而崔公河的前身后世,又与出海口之变息息相关……

本文试图逐一还原这段大江秘史。

正德《琼台志》昌化县舆图局部。浅棕色为已淤塞河道,浅蓝色为弘治间新冲出的南崖江,红点为古今位置基本不变的地名。 何以端 制图

“最美出海口”秘史

自隋至明前期,昌化县治一直在昌化江“二水洲”东头的今旧县村,唐宋间运作良好。史载最迟明前期,这一带的经典农耕方式就已相当成熟,枯水期农民在江心筑土木坝截流,以提高水位,再用水车抽水上田灌溉,发展了“百余顷”灌区。

到了明洪武中,随着近万军户的陆续登岛,海南修筑多个千户所城,开启了大修城时代。所城通常与既有州县治同地以便集中防守,然而,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开筑的昌化所城(今昌化故城),却反常地远离当时的县治十余里,另行觅地修筑。

究其原因,一是老县治太狭窄,常年不受水淹的高处狭长带状,无法容纳所城;二是随着山区开发森林砍伐,元明之间水患日益凶猛,二水洲频频被淹,民生痛苦,官府已准备放弃旧治。

三家港与旧县村

修城半世纪后的正统八年(1443年),昌化县治迁入了千户所城。此后半个世纪之内,昌化江出海口的南北两支流,接连湮塞改道:

昌江两岸,居民之(自)乌坭港溯流而上,皆截流堰水,竹木为车,灌田百余顷。天顺间(1457年-1468年),南流已塞;弘治辛酉(1501年),北流亦塞,转南从三家港出海,附郭田上(土)与军民病于灌汲焉。(万历《琼州府志》)

乌坭港在北支流下游,约今昌城村西南侧的江边。南流即南支流,史称南江,即今赤坎村北、旦场村南的河道;北流即北支流,史称北江,今黄姜村-旧县村-浪炳村一线西南、旧县村-杨柳村一线东北的故道。此前千年,南北两江一直平稳向西北流淌,夹着四面环水的二水洲。

然而明代大变迭起。天顺间,洪水堆沙堵塞了南支流尾段,1501年,北支流前部亦淤塞至今。无处可去的洪水,转过来在南支流前半段、今日新村以北处,将二水洲拦腰冲出一条新河道,改由三家港入海。

正德《琼台志》,从另一个角度记载了两江淤塞及改道——

“昌江……合流至侯村(舆图显示为居猴村,今居侯村),始分为南北江。南江西流,经赤坎村后转南,出三家村,会海潮成港,故名南崖江,又名三家港……北江绕县治南流,西至乌泥浦,与潮相会成港,入于海,故名北港,又名乌坭港。船只出入,旧设烽堠守瞭。其北江水于弘治辛酉泛溢,冲埋田土,壅塞故流,俱从三家港出,至今军民病之。”

三家港在哪里?《琼台志》称,江流“经赤坎村后转南,出三家村”汇潮成三家港,方向显然误记,给考据增加了难度,不如万历志“北流亦塞,转南从三家港出海”的原真、准确。地图可见,河道若经赤坎村后再转南,即已离开三角洲,位于“县治南五里”的崔公河就变成无源之水了。本文推测南支流只是“尾段”淤塞,同样基于崔公河的基本位置。

古志的踏勘者艰难跋涉茫茫水潦,方向表述出些错不足为奇。今人必须在有限的记载中去粗取精,多方印证,依据水文演变规律考量推导。

所以,新河道应是经赤坎村后转向西北,即今旦场村东北的河道,也就是东方市与昌江县的界河。这道界河就是出海主流,而扑朔迷离的古三家港即在其尾部,当代咸田村西。

正德《琼台志》“昌化”舆图中,北支流仍然畅通,当然还没有三家港,说明该图底本比弘治更早,故道就在两个旧县村之间。两村存在至今,南面大村为“旧县”,老县治所在,北面小村为“旧县村”,应为衍生,是部分村民迁居对岸就近耕种,不忘旧县,加“村”字以作区别。

清代康熙《昌化县志》称宋代曾移县治,其实无考,应该是面对无法解释的两个“旧县”所作的推断。

北支流下游,通往昌化港的盲河道咸水。 何以端 摄

惠民“崔公河”始末

此后,北支下游虽仍通海,却只有一条小小的靛村河淡水进入,压不住咸潮,久之连井水都是咸的。琼西苦旱,原有耕地缺乏淡水纷纷荒芜,居民日常生活都大成问题。

一代人之后,千户指挥官崔瀛慨然率军民开凿一条约四里长的人工河,以引昌化江淡水。于是,崔公河问世了——

崔公河在县治南五里。城池濒海,井水卤涩,城中人民苦于饮汲。嘉靖八年(1529年),海南卫指挥崔灜署所事,乃率军民自城南五里开拓,接大江之许(浒),导其顺流而西,绕城达乌坭港出海。军民至今利于灌汲,名曰崔公河。(万历《琼州府志》)

从地图上看,崔公河南端引水口,必在今杨柳村与旦场村之间的河道弯曲处,自南向北略偏东(方志称“导其顺流而西”,方向也错)将江水引入北支下游。由此以淡压咸,大大改善了乌坭港水道的水质,足供汲饮及灌溉。

此后大概到清初,南支的湮塞再被洪水陆续冲开,与三家港水道形成双龙出海的新格局。但当代南支老水道无论江面深、宽与流量,都不如三家港水道。

方志对南支重开并无记载,仅可看到若干蛛丝马迹。例如康熙《昌化县志》卷一“海港”载三家港:“蛋(疍)场港,今浅;南港,即三家港,今浅”。虽然正德《琼台志》已有“南港,俱沙浅”之载,但未注明即是三家港。不同年代的地名、港名,不知不觉间会有微妙变更,从中可能间接反映了南支流重开导致三家港变浅。

道光《广东通志》称“南江西流,经赤坎村南(应为西)出,会潮成港,名南崖江”,没提三家港,似乎在描述南江故道。光绪《昌化县志》照引用,而且南港、三家港位置已经不知所谓:“南港,即三家港,在城西南四十五里,纳南江水”,这反映三家港湮废年久,连县志都不明位置了。

随着南江复畅,三家港水被分薄,崔公河的引淡就日益困难,最终淤塞废弃,清中期以后,同样连位置都模糊了。这从赤坎渡口可见端倪:

赤坎河渡,即崔公河渡。在城东南,原有渡船一只,年久朽坏。道光十六年……设渡夫二名。(光绪《昌化县志》)

旧县村东,机站将清亮的昌化江水抽上高地灌溉。 何以端 摄

赤坎村在南江南岸,赤坎河渡显然是丰水期的南江船渡,与崔公河至少隔了五六里。“即崔公河渡”,说明设渡之时(大概乾嘉之间,康熙县志未载此渡)本地人已不知崔公河位置,仅出于追慕先贤而名之;再往后,还有误会崔公河是纪念南宋名臣崔与之的。

晚清咸同间,昌化县在靛村河口北岸断断续续地修筑新县城(今新城村),因为淡水较有保障,至光绪间短暂将治署迁入。这是县治摆脱咸卤之苦的最后努力,终因新城综合条件太差,此次迁治还是失败了。

一旦修筑新城,说明崔公河已成为历史。

#洪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