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四川井研:产业环线串起美丽乡村

2020-11-23新闻19

中新网客户端乐山11月23日电(记者 张旭)千丘藏一果,一果尝千秋。驱车从井研县城幸福大道出发,沿国道213线往北,很快便并入该县的百里产业环线。眼下正是“不知火”(柑橘品种名)挂枝套袋时节,放眼望去,柑橘树漫山遍野。

井研县柑橘产业园展示的柑橘。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近年来,井研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把贫困群众实现稳定持续增收作为“最坚实基础”,千方百计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确保贫困群众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2019年底,全县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337元,比2018年增长29.56%。目前,全县已实现整体脱贫。脱贫的背后,离不开交通的助力。

据井研县委书记熊建新介绍,近年来,该县以“交通+”模式加快农村公路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力实施“建管养运”一体化工程,探索推进“便民路、产业路、美丽路”三路共建,全面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四好农村路”。“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脱贫”等,串联起美丽乡村,带动着小康经济。

政通人和,路通兴业。井研县通过“四好农村路”融合30万亩柑橘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该县立足柑橘、生猪、粮油、水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百里产业大环线”,该环线覆盖井研西北部6个镇,49个村,幅员面积300平方公里。环线内建有柑橘标准化科技示范园、柑橘苗木繁育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物联网示范基地、种养循环园、渔业主题公园等,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环线覆盖县域实现农业产值2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15元。

在井研县,记者见到了一位特殊的创业者。今年73岁的范敬超是乐山井研县人,曾任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等职务,13年前退休后,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经过调研,最终发现了优质杂交柑橘这一高效扶贫产品。“平均品种每亩产量5000斤,少数品种产量能达到万斤,增收效果很明显。”

范敬超接受采访。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但创业谈何容易,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钱。创业前6年,“人、钱都搞不赢,真的是到了买米都揭不开锅地步了”范敬超说。为了这个产业,范敬超先后卖了自家在成都的贷款房和在乐山的老房子,又向各方亲戚朋友借了50万元,全部投入了进来。但随着果园规模不断扩大,投入也越来越大。“想扩大规模,想创业,想修路,想让更多人致富,钱永远不够。”

好在,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公路修到了产业园门口,柑橘基地事业开始做大做强。“以前这三个村没有公路,如今公路连成了网,其中硬化公路就有三百余公里,还有更多道路通到了田间地头,极大地便利了产业发展。可以说,没有公路就没有如今的果园。”范敬超感叹。

产业园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村民的经济状况,大量外出务工的中青年纷纷回到家乡开展柑橘种植,日子越过越红火。但范敬超的目标还不止于此,他希望未来五年再增长二十万亩,建成最大的优质杂交柑橘基地。

坝坝舞、舞龙、农民画,农产品集中展示、现场购物、网红直播带货……走进周坡镇石马村,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如今好不热闹。该村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11%,通过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专合社为依托,莲藕种植配套水产、畜禽养殖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业主投资+土地流转+反聘农民务工”和“果(林)-草-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全村于2016年整体脱贫摘帽。

井研县石马村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张旭 摄

“前些年,我们这里的路不通,外出困难,果子只能烂在树上。现在交通方便了,一个星期就能把全部水果销售完。”周坡镇党委书记熊文刚说,如今当地的水果和农产品还能网络销售,供不应求。

得益于便捷的乡村道路,井研县已建成物联网示范基地10个,整合农业、供销、邮政快递等资源,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96个行政村开通物流服务点,通过“县级仓储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点+农村快递公共取送点”建设,实现“货畅其流”。

该县还围绕建设“最美旅游走廊”,按照“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原则,建成了一批“休闲观光路”,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建成乡村旅游区彩色通道15.4公里,计划建设美丽乡村路86.3公里。

同时,该县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雷氏民居、研溪湿地公园、长山湖等旅游景点线路进行整合包装,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覆盖康养度假区、采摘观光体验园区、周末农庄、国学客栈等民俗点位,配套停车场(站)63个,开通农旅小巴线路9条27辆,日均接待观光游客5000人次,有效盘活了乡村旅游经济。(完)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