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史说船检|水衡令与祖冲之的“千里船”

2020-11-23新闻13

祖冲之,南朝时期齐国人,从小在崇尚舟桥设计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对土木计算科技和船舶设计知识充满兴趣。他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七位之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古代科学家,一千年后才有法国数学家超越他。

公元480年暮春,南齐王朝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到处绿肥红瘦,景致嫣然。时任谒者仆射(负责掌朝廷礼仪和传达使命的官员)的祖冲之没与朋友赏春,而是独自前往秦淮河,准备租船搞研究。

刚到河边,他看到船夫叽叽咕咕说话。走近细问,才知道最近京城有帮人结队乘船去夷洲(今台湾岛),不料中途遇大风,帆破船沉,30多人葬身鱼腹。祖冲之心情十分沉重。于是他加快步伐,决定抓紧找到船主,早日实现改良帆船的愿望。

在我国古代,能远航的帆船其实早就有了,但一直以来,这种帆船都有一个极大的局限,那就是需要有风才能远航,而且风力既不能小,也不能太大。风小了跑不远,风大了要翻船,这对当时的远洋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船是南齐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长江、珠江等大水系都在南齐境内,此外,南齐还拥有许多湖泊和漫长的河岸线。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有便利的交通工具,特别是船,而当时流行的帆船一直受人力和自然的约束,有诸多问题。

祖冲之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船的动力来源,使帆船能够摆脱对风力或水力的依赖,可是“新动力”的来源在哪里呢?

祖冲之开始在古代文献中寻找线索,但找了好几个月,也没发现有什么好办法。有一天,祖冲之看到河上有人划小独木舟,因此他就想到,小船虽然可以靠人力来划桨,但大船就不一样了。

为了克服船大桨小,动力不足的“弱点”,祖冲之决定将长方形的木桨,改造成圆形的轮桨,轮桨放置在船底,接下来,改人力为牛力——就是让牛上船,并给它套上夹板,让它围着动力机械360°转圈,然后通过畜力带动木齿轮做功,木齿轮将畜力转化成带动轮桨旋转的动力。经过几个月的试验,祖冲之终于成功地改造了以牛为驱动力的帆船。

船造好后,祖冲之在新亭江上试航,管理舟航及水运部的官员“水衡令”在一旁测试千里船的各项数据,勘验新船船况,汇报给朝廷相关部门,如数据中的试航结果“日行百余里”,推算当时“千里船”在新亭江的航行时速达10公里左右。“千里船”的动力保障,也是水衡令测试的一个质量环节。

从祖冲之发明到测试千里船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古代的船只监造、船型技术的发明与规范,以及航行管理和古代船只质量的检验、测试,都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由几个机构的人员结在一起共同完成的,相关机构也没有从各自部门独立分开,都是身兼数职。古代航政与船检工作的组织制度与机构,随着古代航运和造船业的发展而渐渐发展,并对航运和造船事业起保驾护航的作用,直至近代才渐趋完善和成熟,并独立成为各自的专业机构。

根据史籍绘制的千里船/网络

“千里船”当时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船的前进将不再依赖于风力。这种发明,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遗憾的是,由于战争频繁,政权更替过快等原因,南北朝时期“千里船”并未得到广泛运用。后来,唐朝科学家李皋经过研究,在“千里船”的基础上研制成比较完善的、用于运输的桨轮船。

从世界范围来看,欧洲直到16世纪左右才出现桨轮船。而“轮船之父”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1807年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艘汽轮船,已经是更晚的事儿。算起来,祖冲之的“千里船”早于西方的桨轮船1000年左右。从这种意义上说,祖冲之研制“千里船”,也为世界航海史书写了重要一笔。

#三国两晋南北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