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光明时评: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别让“便利”折腾人

2020-11-23新闻10

作者:孙小婷

新技术一定让我们更省事、更便利吗?不尽然。近日,一则“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的新闻让人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根据11月22日农行广水市支行发布的关于“94岁老人办理社保卡激活”视频的情况说明,老人余某某接到村民转告,于20日下午2时许,在其儿子、儿媳的陪同下,来到距离其家300米左右的网点办理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的业务。

为了进行视频认证,这位年岁已高的老人被家人抱起来,膝盖弯曲,勉强进行人脸识别,十分吃力。

难道激活社保卡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柜台办理、手机验证、甚至上门服务,无论是更加传统的或者更加智能的方式,似乎都可以解决老人的问题。然而,恰恰是人脸识别这种看似最便利的手段,反而给老人及家人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看似是一个悖论,却也给人以启发,其中透露的正是当下不少新技术、新业务中“重视技术却忽略了人”的简单逻辑。

对银行或者用户来讲,人脸识别或许是一种便利,既能够帮银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让客户节省排队等待的时间。因而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窗口行业,技术升级如火如荼地进行,也的确让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更加智能,让人们享受到技术的红利。

但是,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技术是否足够人性化?是否有足够的温度?毕竟,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总是要朝着更有利于人的方向。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折腾人。

因而面对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如果稍微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或者从服务行业的常识出发,也能够想到更加“变通”的办法,而不是让技术成为方便了自己却难为了用户的理由。

其实,在当今社会中,类似新闻并不罕见,比如此前有老人因未出示健康码而被地铁、公交拒载。也有网友反映,亲身体验过带亲人去办残疾证,却要一直跑来跑去……

或许,在具体语境下,我们无法苛责工作人员。毕竟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工作流程和行为规则,但是需要思考和改变的是,如何在技术之外给特殊人群留下一个“缓冲地带”,别让技术成为冷冰冰、甚至一刀切的标准。

服务的本质是对人的关切,被技术省下来的人力成本,恰恰是要配置到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定制服务中去的。这才应该是运用技术的初衷和归宿。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社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