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和文天祥是南宋的两位爱国诗人,陆游临死前,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他还期待着,南宋的王师能够收复北方的失地,儿子能在祭日的时候告诉他,虽然这一天遥遥无期,但至少他还怀有希望,而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却见证了这个希望的破灭,北方的失地没有收复,南宋也在蒙古人的铁骑下走向了灭亡。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他在20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随后在集英殿,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这让他获得了宋理宗的赏识,高中状元。
这之后,文天祥开始进入仕途,做了宁海军节度判官、刑部侍郎、任瑞州知州、江南西路提刑、尚书左司郎官等官职,后来还升任右丞相、少保等要职,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1259年,蒙古大军南下,攻打南宋重镇襄阳,这让南宋朝廷上下陷入了恐慌之中,宦官董宋臣劝说宋理宗迁都,但此事事关重大,没有大臣敢站出来说这是错误的,只有文天祥上书痛斥董宋臣,"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只不过没有被宋理宗采纳。不久后,文天祥又起草制诰,讽刺南宋奸相贾似道,这让他得罪了贾似道,最终被贾似道同党上书参劾而罢官。
1275年,蒙古军再次南下,长江上游告急后,宋廷命令天下兵马前来勤王。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立马联络各方英雄豪杰,聚集了过万人,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
这件事之后,让文天祥由一个文官,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蒙古军的入侵让南宋各地危如卵翼,到处狼烟四起,文天祥就像一个救火队长,哪儿有蒙古军入侵,哪儿危险,他就带兵赶往哪儿抗敌,但是即便如此,文天祥迎来的,却是一个个城池被攻破的消息,南宋不是蒙古的对手。
相对来说,南宋是比较顽强的,蒙古灭南宋用了50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还吃了不少败仗,但当时蒙古军实在太强大,南宋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抵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对这点,文天祥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在民族和国家大义面前,没有妥协和趋利避害,文天祥只能选择抗争。
文天祥在抗元过程中,还随身带有毒药,以便自己兵败后,可以自杀殉国。
1278年,文天祥率部到达五坡岭时,被敌方将领张弘范突袭。大势已去后,文天祥吞食龙脑,准备自杀,但可惜未能死成,随后兵败被俘。虽然做了俘虏,但张弘范很尊重文天祥,以宾客之礼待他。不过当张弘范要求文天祥写信,劝说张世杰降元时,被文天祥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关押期间,文天祥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他不会降元,也不会卖主求荣,做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事。
文天祥由于名气太大,忽必烈也对他有所耳闻,他感于文天祥的才华和忠烈,想将他劝降为己所用,还派王积翁等汉人大臣等去劝降文天祥,不过文天祥宁死不降。虽然如此,但是忽必烈并不恼恨文天祥,反而还有些敬佩文天祥。效力元朝的王积翁、谢昌元等汉人臣子,也一起联合上书,劝说忽必烈饶文天祥不死,让他回乡做道士去。忽必烈很敬重文天祥,也有意放他。
文天祥本来可以保全性命,回乡隐居去,但是投降元朝的奸佞之臣留梦炎,却不同意释放文天祥。他对忽必烈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文天祥在江南百姓心中拥有很高的威望,能一呼百应。将他放回去,如果文天祥再复叛,他能短时间内在聚集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到时候元朝就麻烦了,他们这批忠于元朝的汉臣,又将置于何地呢?
留梦炎的话,触到了忽必烈的痛楚,虽然他敬重文天祥,但是文天祥只要有复叛的可能,会给元朝的江山造成麻烦时,他就不愿放过文天祥。最终文天祥被忽必烈下令处死了。文天祥本来可以不死,但却被留梦炎等奸佞之臣害死了,让人痛恨不已,但文天祥也坚守住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