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回顾西汉后期三帝的故事,你就明白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2020-11-23新闻11

导语:西汉高祖刘邦打败了暴秦,分封诸侯由此建立了不朽基业,汉武帝征讨四夷并取得胜利班师回朝,汉宣帝施政审核百官史称“中兴”。汉朝的发展如同一颗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

而到了汉元时期,成,哀三位皇帝的时候国力逐渐衰退,终于大江南北落在了外戚手中。事实上,从元帝以后的皇帝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老人老到没有生命力,老到一副病态的样子。

一,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在这三位身上

前汉灭亡的根本原因要从元、成、哀三帝王身上找原因。他们并非昏庸无道也想重振先祖威名整饬朝政,成帝始终以汉宣帝刘询为表率,哀帝以至也想像武帝那样杀伐武断清算妄臣。

他们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一但是在其位后就迷失了初心,分不清君臣之间尊卑,还有了理不清的依附心理。

他们没有继承祖宗的治国理念,也没有学习前朝衰败的原因,所以说导致西汉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个君主的思想,外戚专政腐败成风儒家误国这些事情也只是次要的,这些问题在帝王权利法律面前简直就是弱不禁风,弹指间便可实现了无痕迹的处理干净。

封建时代的皇权是高不可攀的,即使拥有至高的权利,但只要皇帝一句话,就会有数千万人从高处奔向那个被反对的朝臣身边将他推向深渊,这类事情在汉代更为严重。

那就来回顾分析一下西汉后期三帝的故事吧!

二、元帝刘奭的处事风格

元帝刘奭是一个热爱儒家思想,厌恶法家的人。 登基后,他改变了前代王朝的许多法律。 似乎百姓会从中受益,但事实上,那时候也增加了很多不法之人。汉元帝优柔寡断,处理政事飘忽不定,以当时的国情发展看来儒法并用那才是一个应该做出的决定。

皇帝相信儒家却又依靠宦官,任中书令石显能把宣帝任命的辅政大臣的权利架空,导致大臣们不能向皇帝上奏进言,可见元给予宠臣的权利之大。儒家文化经典也并不是没有用的,关键问题在于施政之人,皇帝不注重企业改革,遇有灾荒之年只是为了一味的实行赦免,这种无为的行径并不适应于当时的西汉后期社会发展。

对于宠信太监汉元帝也有自知之明,京房就警告过元帝,但皇帝已经被宦官哄得团团转,这时候京房的这些话落在元帝的耳中就变成了大逆不道,空谈儒学的话。那个时候的丞相匡衡也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最后被免职!

三、成帝过分重用儒家,外戚逐渐吞噬皇家

成帝更是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缺点,依然可以大肆封分外戚,使皇权旁落,虽重用中国儒家,但认为只要重用名儒就能彰显国家朝廷圣明,从不看重学生分析过这些名儒真正的品行进行道德。他的大将军王凤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虽然没有明显的腐败朝纲,但皇帝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大臣王章还专门提醒过皇帝,但成帝还是觉得无所谓。

还有一直没有受到社会压制不得重用的刘向,他更是几次三番的向成帝进言不应太过依仗外戚,成帝也几次可以表示自己改正到最后又不了了之,依然存在无法完全舍弃对外戚的依赖。

丞相张禹懦弱而不忠,皇帝问他是否减少外族亲戚的势力,居然模棱两可的说了几句没用的话,反正就是告诉皇上外族亲戚的势力不能影响你!所以丞相翟方进就被坑死了,间直接就成为了外戚们的替罪羊,只因为天象这件小事!

四、哀帝违背祖制,尽失人心

哀帝刘欣一上台不得不听从太后的想法,违抗祖制封傅太后为恭皇太后,同时又重用丁、傅两家,他把本人的初志已忘得一干二净,更是没有武帝的气魄和宣帝的睿智。

刘欣曾荒诞乖张的因病在一年内祭奠次数达三万多回,他在朝时内有宠臣董贤失势,外有丁、傅当权,致使两家相互攻陷,混乱不堪。而丞相孔光谄谀恭维,朱博富于权谋于傅太后同流合污,诽谤王嘉。

结语:哀帝的早逝满足了王莽的宿愿,王政君对权力的渴望和她短浅的目光是分不开的,她居然还认为有玉玺就不会丢掉皇位,真的是很可笑!

#楚汉#君王皇帝#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