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11月17日,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患者摘除了他的神经鞘瘤。术前,神经外科团队预估这是一台常规手术,但手术进行到一半时惊讶地发现患者这个肿瘤竟是在所有神经鞘瘤中仅占1%的髓内神经鞘瘤!这台手术也是深圳市首台髓内神经鞘瘤切除术。
16岁高中生突发双腿无力无法正常生活
现年16岁的小方(化名)是一名高中学生,半年前,他突然感觉自己左腿无力。一开始,小方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双腿都出现了无力症状,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也下降了,小方的爸爸妈妈赶紧带他到医院就诊,那一次,小方被诊断为髌骨软化。
在吃了一段时间药以后,小方的情况并没有变好,他依旧双腿无力,走路感觉像踩着棉花,他不能参加体育课上的跑步活动,也无法再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于是爸爸妈妈带着他到了另一家医院,在那里,他做了脊椎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胸椎部位有一个肿瘤,怀疑是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椎管内肿瘤,通常生长在脊髓外部、硬脊膜下方,在所有的椎管内肿瘤中,神经鞘瘤大约占比25%-30%,但这种病的患者年龄多在30-40岁,像小方这样年轻的患者比较少见。
患病以后,小方和父母查阅了多种资料,到深圳多家医院咨询过应该如何治疗神经鞘瘤,最终,他来到了深圳市三院。
深圳市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初明介绍,当时小方的病情已经到了比较重的阶段,虽然还能自主走路,但因为腿上没劲,日常活动非常受限。
真凶原是神经鞘瘤 实施深圳首例切除手术
11月17日,为小方安排的神经鞘瘤显微微创手术如期进行。在术前,初明团队认为,这就是一台常见的神经鞘瘤手术,但是当初明一点一点在显微镜下剥离小方椎管内的肿瘤组织深部时,却敏锐地发现,情况好像不太对。
原来,小方的神经鞘瘤竟然是从脊髓内长起来并长到了脊髓外的!
初明介绍,在所有的神经鞘瘤当中,髓内神经鞘瘤占比只有1%左右,这种病没有发病率统计,只能见到零星的报道,在他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也只做过两例髓内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无法看出肿瘤生长在髓内还是髓外,当时看到患者的肿瘤时我有点惊讶,但是也没想太多,不管肿瘤长在哪儿,对医生来说都要认真把手术完成。”
他表示:“髓内神经鞘瘤切除术的难度在于它和髓外神经鞘瘤的切除方法完全不一样,髓外神经鞘瘤多可以顺利完整切除,但是髓内生长的肿瘤需要先把肿瘤切碎,再分块进行摘除。”他形容这台手术像是在土豆地里挖土豆,医生要做到“在不沾土的情况下把土豆挖出来”。
此外,由于肿瘤生长在脊髓内,在手术过程中初明需要精准把握脊髓与肿瘤间非常非常薄的边界。小方长肿瘤的胸椎脊髓直径仅仅1cm左右,肿瘤最大径达3cm,而累及脊髓的部分就有1厘米,这意味着初明必须在只有小手指大小的范围内非常耐心细致地操作,以避免伤到周围正常的脊髓和神经。一旦有失误,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患者可能即刻瘫痪。“这是刀尖上的舞步,是一台容不得半点失误的手术。”初明说。
小方的手术整整做了4个多小时,手术后身上几乎看不出创伤,孩子没有留下任何手术并发症。同一天,初明团队还为一位72岁同样为胸椎管神经鞘瘤的老人顺利切除了肿瘤,手术时间不到2个小时,目前他们都恢复良好,仍在深圳市三院进行治疗。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