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四五”时期济南将重点围绕这十个方面做好系统谋划

2020-11-23新闻15

11月23日,记者从济南“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济南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重点将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做好系统谋划。

一是全力抓好国家、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坚决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五个济南”,提升城市能级,塑强城市功能,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强与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协同协作,在更大范围拓展发展空间、赢得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综合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疏解,深化更大范围的区域交流合作。

二是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的全域发展新格局。按照“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思路,坚持全域统筹,实施分区指导,做强东部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以更大力度推进南部山区生态保护,推动北部建设全面起势,优化中心城区城市肌理和风貌,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和引领作用,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域发展框架。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群、一流的优势学科群、一流的创新型企业群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新优化各项人才政策,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显著提高服务业规模层次,使产业发展与需求变化更好结合。把握数字革命重大机遇,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四是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格局,努力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中展现更大作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统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开放度,建设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拓展投资发展空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势,丰富消费供给,改进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

五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推动城市精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打造韧性城市。加快补齐县域发展短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六是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深化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健全完善市场体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提高经济调控水平,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七是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护“南山北水多廊多点”生态基底,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节能降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低碳社会。

八是努力提高泉城文化软实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多元文化交融氛围。

九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城乡统筹、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人口总量合理增长、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是维护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秩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济南建设。坚持统一领导、多方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着力维护经济安全,建立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守住生产安全红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家园。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